读三国演义有感如何写?( 五 )


第二次被气,是周瑜使用“美人计”骗刘备,想把刘备干掉 。因为周瑜早就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恐对东吴不利 。但诸葛亮将计就计,不但令刘备全身而回,还真的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 。周瑜追到江边,岸上军士大声叫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二次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栽了跟头,当场气晕过去 。
第三次被气,是周瑜领了南郡太守一职,想报诸葛亮两次戏弄之仇 。周瑜让鲁肃去找刘备归还借去的荆州,哪知鲁肃宽仁,听不得刘备声泪俱下,答应从长计议 。周瑜知道这是刘备不肯还荆州,便又生一计,说他们东吴愿意去征讨西川,到时候路过荆州时让刘备迎接并送些粮草,其用意欲取刘备性命 。却不想诸葛亮早猜出周瑜志在取荆州之意,并将计就计,《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结果周瑜中了埋伏,四面受敌,而刘备,诸葛亮还在山上饮酒作乐,这大大刺激了周瑜,让他箭疮复裂,坠下了马 。最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鸣,死于巴丘 。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智慧,体现在对手是否强大 。与高手过招,应该是一件快意的事,既磨练了意志,又能提高自己的才能,更会练就一颗睿智从容的心 。大智若愚,心态平和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方能成就大业 。可周瑜急功近利,纵使满腹才华也终究被其自己贻误 。
但话又说回来,周瑜只是《三国演义》中的千古风流人物之一,他在罗贯中老先生笔下曾经有多风光,最后就有多悲情 。而后人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就各有各的看法了 。
苏轼有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就是周瑜 。此时我也正是这种心情,借这首“古今绝唱”来怀念一下周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读三国演义有感如何写?


《三国演义》,最初读了这本书时并并不是分掌握,仅仅大约了解,三国刘备,曹操,三国曹操为争汉土打来打去,最终司马炎渔翁得利罢了 。但之后,当我们细嚼这本书的时,发觉它不仅是那样,還是写成了一个时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悠长全过程 。
在其中,书里的人物皆是以勇气而着称,她们是这精彩纷呈剧情的创始者,但我禁不住扪心自问:假如是我自身,是我那样的勇气吗?能造就这精彩纷呈的小故事吗?假如是我,会像赵子龙那般冲进敌阵中救下主公之子吗?不,我宁愿献媚逃得远远地的也不必冲进乱军当中抢救,我哪里有那类古来争霸扶危主,仅有常山赵子龙的胆识呀>!假如是我,会像三国诸葛亮那般在遭遇诸葛亮的十五万精兵赶到梦殇前,镇定地施计解危吗?不,如果是我,毫无疑问,我已经弃城而逃,所以我有时间想办法!我没有三国诸葛亮的勇气!假如是我,会像关云长那般一边下象棋一边让神医华佗为其刮骨疗伤吗?不议论作文高中,我果断没治了 。刮骨之痛,承受不住,我能像关云长那般泰然自若吗?不,我无法那般 。盖上书籍后,我突然觉得到自身太微不足道了,为何?由于我欠缺了生活的磨练,另外也欠缺了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要素———————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