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周记600字怎么写?( 六 )


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感觉血一下子涌到脑子里,把脑子一下子冲大了 。
小的时候,胆子很大 。那时的我敢站在桥的护拦上,向下望飞驰而过的汽车 。现在是不行了 。
小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敢吃 。那时爷爷曾经告诉我:“中医说,蚂蚁是补药 。”于是,有一次在院里玩时,天真的我从地上抓起一只蚂蚁,“嘎吱嘎吱”地嚼着吃了下去 。现在想起来都后怕,万一它没死,我的五脏六腑肯定倒霉了 。
小的时候身手特别敏捷,整天“飞檐走壁”,从各个人家的仓房顶上飞跑而过 。现在是不行了 。
小的时候,感觉世界是一幅画 。湛蓝色的天,象撕碎的棉花一样的白云,赭石画成的砖墙,雪青色的丁香花.......真是太美好了 。
日光浅浅如水,叶间裁下的亮斑稀稀疏疏,一阵风过了,满墙花开迎风 。我如何描摹我目所及之处,我又如何形容我的初见之感?
我说这是一个人刻意画出的小园 。
距青阳县城约二十里的张家小园令我贪恋忘返 。暑假的第一天我去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已是近黄昏的时刻,它不大的园门前立了两个石狮子,沐浴着午后柔软的光线,游人不多人 。一条幽静的石板路一直通向深处 。我呆望着,脑海里忽然蹦出常建的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虽不是禅院,却隐隐透露着幽静与洁静感 。向里走去,路两旁种了高大的槐树 。没有了叶子的枝丫拼命向中间延伸 。抬头张望,它们仿佛成了一条条玻璃上的裂痕 。左旁的树间还藏着一座小巧的屋舍,我在好奇的驱使下绕了一段路想一探究竟 。只是触目便觉难言,那碎冰纹的红门脱了漆,黛瓦染了景光 。在阴影处还看得见浮动的尘埃弥漫在它周围 。这个时候我连呼吸都那么轻 。它有种沧桑的韵味 。我迟迟未敢推门,怕损的古建筑又唯恐惊了这朦胧的美 。临走拍了张照片 。那个地方的墙角种了一棵不使人留意的长青,像极了这间屋舍 。
再从青石板的小路上往前走,便是一片小小的人工湖,假山靠着一丛紫竹 。一盆盆小巧的盆景沿着鹅卵石的路一直摆到一座供人歇息的亭子 。那琉璃瓦反着光,青阳郊区常见的毛竹在周围簇拥 。留下一个缺口,我从亭内向缺了口的方向张望 。绿竹漪漪,一大片青脆色在冬日显得生机勃勃 。藩篱围成一个院子,青瓦白墙不如方才小阁的别致却暗含了股恬静色彩,这是人一眼能看出来的 。奈何已无路,我只好四处寻着路 。
有老人说这是当地一个财主的园子 。土地改革时被政府收了去 。我想着有几分怅惘,夕阳悬在带雪的笔架山上,我最后来到一堵断墙前 。新刷的白石灰墙不是太平整,墙后是山 。我的影子在墙上,微弱的光斑摇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