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作文怎么写?

它断断续续,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个片段跳入另一个片段,让人摸不到脉络 。
它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世态人情,继续自己童年生活的点滴 。开始读有轻松的趣事,可愈读愈会感到心头一点点沉重苦闷起来,直到最后情感波澜而久久不能平复 。
它是一篇叙述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作者的眼里处处是新奇 。春天 。拔一个白菜,摘一个黄瓜,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一个大蜻蜒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蜒去了 。夏天 。呼兰河的火烧云是很好看的,变化极多,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 。秋天 。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 。冬天 。储物室随便打开那一只箱子,里边一定有一些好看的东西,从而来消遣冬日漫长凝滞的日子 。四季 。自然的神奇带给作者生命最初的期冀和梦幻,童年的歌尽情流淌回荡在后园的小天地中,享受人生最纯真、未被世俗侵扰玷污的年华 。
但是,不幸,童年的乐趣总共加起来就这么多了吧 。尽管还有唯一的一个玩伴,祖父 。祖父慈祥而有童心,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 。祖父拉着作者 。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祖父授她唐诗,讲实在听厌了的故事 。
可是,小小的一点乐趣,怎么耐得住孩童渴求多彩新奇生活的欲望 。在第四章,每节开头都是一句:“我家是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 。”院中摆着的破旧物,没有缘由,任其自然,更没什么乐趣;房子外表高大威武,但内容空虚;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邻居们生活千年如一日的刻板单调,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 。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
作者描写童年生活是为了给在呼兰河的人的生活反衬和预示 。
呼兰河的人是寂寞的 。他们都是像作者这样由小长到大的,但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觉得理所当然 。所以他们抓住一切看热闹的机会,不放过呆板单调生活中极少有的乐趣,哪怕只是一个时常淹牲畜的大泥坑也是盛举,是令人窒息的 。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能让那些精神极度贫乏的人争吵上三天三夜 。他们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冷了穿棉衣,天热了穿大褂,一年之中,必定要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 。这是精神上的盛举 。
呼兰河的人是愚昧的 。节日的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 。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 。有的说,现在的学堂太不好了,有孩子是千万上不得学堂的 。一上了学堂就天地人鬼神不分了 。有的说他要到学堂把他的儿子领回来,不让他念书了 。有的说孩子在学堂里念书,是越念越坏,比方吓掉了魂,他娘给他叫魂的时候,你听他说什么?他说这叫迷信 。你说再念下去那还了得吗?相比起来,作者没有鲁迅那样强烈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和嘲讽,而是以点滴的笔墨,缓缓地渗透作者对封建恶习的厌恶和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