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十二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从小与仆人的儿子哈桑情同手足 。在冬天的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如愿得冠 。哈桑尽力为阿米尔追回风筝,却受到阿塞夫的迫害 。看到一切的阿米尔却未挺身而出,事后充满内疚,最终逼走哈桑 。自己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 。于是,阿米尔踏上了为自己和父亲赎罪的道路:找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
懦弱的阿米尔、重情义的哈桑、严肃的父亲以及平易近人的拉辛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
小说中的阿米尔渴望得到父亲的重视与喜爱,父亲却似乎更关注哈桑 。使阿米尔对哈桑充满了若有若无的嫉妒,却忽视了哈桑对自己无条件的忠诚 。现实中的我们是否也是如此呢?
记得有一次,烈日当头,妈妈从外面卖回一个大西瓜,洗净,切开 。端到我眼前,叫我多吃一点,然而心情烦躁的我把西瓜一把推开,说道:“我不要吃,你要吃你吃好了 。”妈妈的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朝我轻轻的一笑,仿佛是做错了事的孩子 。扪心自问,我们究竟忽视了多少人的爱,伤了多少人的心?我们竟容不得一点爱的唠叨 。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哈桑对阿米尔说过,法里德对阿米尔说过,阿米尔对索拉博说过,这不是玩笑,而是郑重的,朋友与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不需要物质,需要的是互相的信任 。
对身边的人,我们应该改擦亮眼睛 。有的人,或许没有真诚待你,我们就需要立即改正令人不快的缺点;有的人无时无刻的关心着我们,却没有写在脸上,我们应以同样的真诚去回报他们 。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不停的追着风筝,追到了,只为让身后的人开心,快乐!人生短暂,容不得一点马虎 。
生活,需要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更需要无私的付出 。我们不能昧着良心背叛朋友,因为一旦错过了,那将会是一生的遗憾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格式怎么样?】追风筝的孩子——《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孩子——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
孩提时代,我们跟身边的玩伴总是那么地要好,一起爬到很高很高的树上坐着,一起分享好吃的好喝的,一起淘气顽皮 。这种很铁的关系,不分性别,无论国度,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坚固地存在着,只是形式上可能因地域文化而有不同 。主人公阿米尔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和他家的仆人的儿子哈桑就是这样一对很要好的玩伴,他们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对抗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一起放风筝、追风筝 。他们生活的国家阿富汗——一个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国度,在某一个小镇里,每年冬季都会举行一次斗风筝比赛,各家的儿童会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最高、谁能够追得着掉下的风筝 。阿米尔就是个非常期待拿到冠军的孩子,这是因为他要借此荣耀从他的父亲那里取得赞美和宠爱 。他做到了,他把风筝放到了最高,在比赛的最后,天空上只剩下他那只风筝在飞,他似乎看到了父亲脸上满意的神态 。但是几乎与此同时他看到了父亲脸上着急的表情,在那表情中他明白他还得把倒数第二只掉下来的风筝追回 。于是他让哈桑替他去追 。哈桑为了阿米尔,开始了又一次的追逐 。怎料就这一追,他们的关系再也不似从前 。哈桑追风筝时遇到了早有预谋的三个坏孩子,他们说要将哈桑强奸了才能将风筝给他 。哈桑无可奈何地被坏孩子头——阿塞夫欺负了,但哈桑不知道其实阿米尔当时就躲在墙角后,阿米尔目睹了整个惨剧的经过 。然而他没有给他的朋友提供援助,他背叛了为他千千万万遍的玩伴,读后感《追风筝的孩子——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阿米尔因此备受良心煎熬,反诬蔑哈桑偷东西借口将哈桑赶走了 。19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兵荒马乱,阿米尔随父亲离开了家乡,却没能结束昨日的噩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