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六大支柱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 )


2. 自我负责这个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如出一辙(非常推荐这本书) 。我们是环境的主人,当你处于被动的处境的时候,能依旧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 。在闭娃圈,我看到很多有能量的家长,像星星雨、大米和小米这些机构的创始人,最初都是自己的孩子是谱系,她们创建机构、整合资源,也让现在的谱系家长有了更多选择,不再那么无助 。我最近在争取大米和小米的种子计划、北师大的闭娃家长亲职压力团体辅导,也建立了一个5个人的小群组,和同伴群体一起分享和讨论 。在改变自己的处境的过程中得到很多,也想把自己的得到再发散出去 。
3. 有意识地生活一段时间我很焦虑,不知道如何打开星宝的社交困局 。作为北漂,我们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亲朋好友;所在的小区,也是今年刚刚搬过来,搬来之后一直带星宝跑北京做干预,所以半年过去小区的邻居也不认识几个;然后是星宝的退换园,艰难的适应 。他平时的生活就是早上起来去幼儿园,之后回家,两点一线 。但是当你想着,我今天比明天多做5%的努力,5%的累积是最终能够破圈的 。最近星宝的生活变化:
4. 有目的地生活 这个其实是把工作中的习惯用到育儿上 。每一天的家庭干预,不是停留在我想,而是要落实到我做了什么 。设置目标的时候,先按照smart原则细分,细分到具体的时间,可执行的步骤 。然后按照pdca来计划、执行和调整 。总体来说,现在星宝的每一天是丰富的,也是在一点一点往前走的 。
5. 自我肯定人都是希望自己被看到的,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希望自己的付出被珍惜 。可是,你的评价标准是在内还是在外呢?假如你那么希望被看到,那么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那是不是无形之中你把对自己的评价之权交给了别人呢?是否你的工作和付出变得流于形式呢?我想我不需要别人对我的肯定和夸奖,如果有人指责我做得不够、或者做得很错,我也不会伤心难受 。因为这是我自己的经历,我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在里面 。
6. 个人诚信个人诚信是说我们的内外是一致的,说的和做的是一致的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这种行为,就是损害自尊的行为 。假如我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会提出 。不会期待别人的帮助,但是嘴上说不用,然后等着别人主动的帮助 。一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并不代表你是弱者,而是代表你对自己身处的现实有着客观的认识,你具有这个灵活性去获取资源 。我也相信,当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也愿意且能够去帮助他人 。另一方面,当我不想勉强自己去做某事的时候,我也能够拒绝 。这也是一致性 。一致性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能够看透的,这给他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