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的真相读后感锦集( 三 )


锚定偏误
在《基金投资的真相》中,首先令我感觉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就是关于发布财报时期电话会议的 。即使作为普通股民,我相信也有人曾关注持仓股票的财报及相关电话会议的新闻报道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建议要警惕那些不肯直接描述商业结果,而是用大量限定性词语和修饰与间接回答典型投资者问题的新闻稿 。如果公司管理层在其财务业绩报告中有所保留上,(无论是在新闻稿还是会议上),这就表明公司经营存在障碍,尤其是相对竞争对手而言 。公司管理层经常在新闻稿或电话会议上吹嘘他们精心准备的、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的业绩衡量标准 。如果你在电话会议上发现没有一个买方研究分析师发言,这就是公司管理层有倾向影响卖方研究分析师群体的证据 。留意公司管理层在描述主营业务状况时选择的用词 。凡涉及用于描述成功与失败的词汇都提供了行为信号 。
财报时期的电话会议
很多人应该都在基金产品的宣传材料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在《基金投资的真相》一书中,也强调了这一观点,相关内容出现在“第五章如何寻找优秀的基金经理”部分 。在我看来,这也是全书中对于普通基民来说,在基金投资方面最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在这一章中,作者指出,一贯严格执行有具体定义的投资策略的基金,在持仓集中度高的时候业绩表现最好 。如果一定要考虑历史业绩表现的话,它也只能在基金选择过程中起次要作用 。我们应重点关注基金在策略一致性和持仓集中性方面的行为 。此外,作者还指出,大多数证券价格的波动并不是企业基本面变化所导致的 。相反,股价波动主要源于投资者非理性或情绪方面的反应 。
如何寻找优秀的基金经理
纵观整本《基金投资的真相》,作为一个外行,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优点是在每章的结尾都有一段“本章回顾及下章展望” 。尤其是在本章回顾部分,都简单总结强调了本章主要介绍的理论观点,有助于读者把握每章的重点内容 。但对于普通基民来说,这本书还是过于专业了,即使认真读完整本书,也只能停留在理论理解阶段,没有条件付诸实践 。而对于金融领域专业人士,我相信这本书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从策略到实操全方位指导和帮助他们,完成改善并优化投资流程、识别常见的投资行为偏误、利用行为学方法和行为洞察力进行基本面分析、进行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评估与选择等一系列专业操作 。(作者:李淑媛)
《基金投资的真相》读后感(四):《基金投资的真相》——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经济学的矛盾
事实上,我们必须远离这样一种前提假设:金融市场总是运转良好 。且价格的变动总能发硬真实信息 。——罗伯特·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