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瓦屋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十 )


大坝沿湖心前行200米,及为原炳灵乡场镇,现已是水淹区 。本着“建一方工程,富一方百姓“的思想,场镇百姓全部搬走了,到了各移民点安居乐业 。现水库的环湖路已开始断道施工,改造铺设,预计2008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 。
各位朋友,接着我们继续不行三十分钟到达瓦屋山的另一个奇特
景观---兰溪瀑布 。
一、(兰溪瀑布的介绍):
远眺瓦屋,兰溪瀑布就像三千米多高的舞者挥舞的大水袖,飞扬在瓦屋山顶与山底之间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一朵朵从树上掉落到小溪里顺流而下的杜鹃花聚到此 。花香扑鼻,花朵四溢,就像仙女刚从这里沐浴而去留下暗香似的 。有人曾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可到这却更像流水有意花有情,固而兰溪瀑布因此而得名 。因为杜鹃花在古时候称为兰,故有兰入溪中为情而终,这里有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相传在瓦屋山角住着一个美丽纯朴的兰玲女,因爱上了自家的放牛工,遭到其父的强烈反对,最终她与其相恋的爱人,抛弃家庭的束缚,坚守爱情的真谛,一起徇情于兰溪,所以这里也是一个见证爱情的圣地 。烟云来时,雾里看花有着若隐若现的感觉 。更增添了此处的神秘色彩 。冬天的兰溪瀑布在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里,会变成一条圣洁的巨龙,由上而下堆积成的冰瀑,经阳光折射凝成幽幽蓝色 。在冰瀑中心还会有一条细细的流水,在寂静的冬季跳动着 。兰溪又是瓦屋山观看三个太阳奇观的地点之一 。
二、鸳鸯池得名、传说:
鸳鸯池位于山塬的中心,面积160多亩,象一面宝镜镶嵌在茫茫林海之中,湖面已被泥炭藓和箭竹覆盖 。两股清泉四时涌流,周围被子冷杉林匝围 。五月湖滨,杜鹃花给它带来一个巨大的花环,香气袭人,啼鹃悠悠,六月湖畔,游人如织、凉意森森、天河嘈嘈,风涛拍响,令人心悸,深秋时节,风烟滚滚,幻化无常 。每至冬春则是白雪山塬,霞光万道 。池畔千年老君木雕栩栩如生,香火极盛,充满梦幻般的情趣 。
为什么叫“鸳鸯池”呢?传说古时候,瓦屋山有位辟支道长带着徒弟们长年在此养气练功,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 。有一年,来了两个个子小、体力差的小道童,按门规也得挑水三年,每天提着尖水桶,经正觉寺、钻天坡、逍遥坪、夹门关、长岗子到月亮潭,因为此潭水清澈见底,甘甜纯美,是经过千层崖过滤的,故被称为珍珠水 。两位小道童每每落在最后,于是就决定“苯鸟先飞”,这一天早早来到月亮潭,太阳才刚刚出来,只见两个扎着辫子的胖娃娃,在潭边石盘上
对弈“王马”,两个道童走过去,先观战,后备战 。直到太阳落山,才慌忙回山,遭到辟支道长的严厉盘问,二人不敢隐瞒,只得如实禀告 。辟支道长听后,一边警告二人不要贪玩,一边从袖里摸出两枚绣花针,吩咐二人明天见到胖娃娃时,如何如何 。两位小道童不敢违师令,第二天趁胖娃娃不注意时,把针别在了他们衣服上,赶紧回山复命 。辟支道长立即带领道徒们打着竹篝火把,带着锄头,星夜下山,途中突遇大雨,淋湿了所有火把,等摸到月亮潭时天已快亮,只听辟支道长双手一拍,潭边草丛中立刻射出两道白光,道徒们寻着白光,从岩缝中挖出一对巨型何首乌,师徒们一路吹吹打打,高兴的回到道观 。辟支道长吩咐徒弟们这两个何首乌要蒸七七四十九天才能食用,途中不能揭盖,不许生人进来 。安排停当,便去邀请自己的师兄弟们去了 。辟支道长前脚走,他的三徒弟就把“飞升”一事传将开去 。与辟支有过节的老龙洞老龙听后,逐化成剃头匠,故意摔破沙锅,引来乡民,诬告辟支蒸人吃 。此时,辟支道长正与天师洞的张天师谈何首乌一事,突然眼跳,袖中占了一卦,心说不好,急急赶回瓦屋山,只见一群男女正鼓噪而来 。辟支大喝一声,顿时雷声滚滚,大雨倾盆,云中十几尊罗汉挡在了上山路口,后来此处就被叫着罗汉阁 。老龙一看不妙就往草丛中窜去,辟支扬手一个惊雷,老龙即刻化成一个巨石,就是现在的龙尊石,就永久的蹲在了西坡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