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鸟笼效应”:你什么都舍不得扔,还谈什么生活质量( 二 )


文章图片

02
很喜欢一句话,什么都想得到的人,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
学生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
苏格拉底回来后,学生们迫不及待等苏格拉底分享收获,苏格拉底却摊开空空的手说:
“我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
很多时候,我们活得不快乐,并非得到太少,而是欲望太多 。
生活的丰盈,需要不断做减法,在留白中寻找到真正的心之所向 。
作家宽宽在35岁那年,和丈夫一起从北京搬到大理定居 。
两人准备将多余的物品送人,筛选打包之时,她不由得感慨:
“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钱,买来许多不需要的东西 。”
到了大理之后,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店,物质需求被降到最低 。
面包、果酱、酸奶都由邻居们的作坊定时送来,于是逐渐没有了购物的欲望 。
宽宽说,我想起曾在城市最繁华街区的街灯下,看着橱窗里昂贵美好的商品,心里升起的是占有的欲念,是得不到的沮丧,是要拼搏为了终有一天得到它的豪情壮志 。
但当你真的凝视过一轮清澈的明月,会觉得拥有的一切都是束缚啊 。
人这一生,需求有度,过则成灾 。
物质的丰盛,并不等同于生活的富足,学会节制欲望,才能在纷繁世界守住清欢 。
懂得知足常乐,保持澄明之心,才能体验生活最纯粹朴质的美 。
发人深省的“鸟笼效应”:你什么都舍不得扔,还谈什么生活质量
文章图片

03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话题:有哪些人生道理是你过了很久才明白的?
有人回答说:
“曾经迷失在肤浅的物欲中,沉溺于攀比和炫耀 。
直到走过更多的路,读过很多的书,才真正读懂那句,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 。”
如今这个时代,人人都被欲望裹挟着往前走,但真正智慧的人,却能摆脱物质的束缚,寻到心灵的自由 。
钱钟书在清华教书的时候,家里除了一张桌子和白布垫的沙发,几乎没什么家具 。被下放改造时,除了几张破棉被,就是满袋子的书 。
晚年时钱钟书还曾嘱咐杨绛,自己去世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一切从简 。
对他来说,人活于世,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唯有内在的学识,精神的富足,才是立世的根本 。
很喜欢的一句话:“只有当一切事物回归简单,人才有机会思考自己的生命 。”
宋代诗人林和靖,常年隐居孤山脚下,靠卖梅子维持简单的生活 。平时或驾一叶扁舟来去自如,或倚在老梅树旁,看白鹤起舞,活得洒脱且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