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材料的个性特征( 二 )


二、音乐区
【区域材料的个性特征】《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 。”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废旧材料制作的乐器,如废旧的铁皮盒子制作的大小各异的鼓,啤酒瓶盖和泡沫板制作的响板,旧饮料瓶和各类种子制作的沙锤等等,孩子们尤其喜欢的是用树桩组成的架子鼓 。幼儿在第一次参与游戏时特别的兴奋,选择音乐区的幼儿刚开始的时候开心的乱敲,他们兴奋的时候五手舞足蹈,想出各种办法让乐器发出声音 。第二次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说觉得太乱了,咱们一起表演节目吧?她带领音乐区的小朋友从大家一起制作的歌单中选择,然后进行演奏或者是表演 。这个女孩就属于中等水平的孩子,我们制作的节奏卡,孩子们没有选择 。在我提议之后,他们也没有顺利地完成,我认真的反思了一下觉得问题出在:提供的节奏卡没有考虑到幼儿能力的差异,是一整首歌的形式呈现的,对幼儿来说有点难 。我们应该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到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一些简单的短小的节奏卡 。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幼儿能力提高,再提供高难度的 。其中选择架子鼓的幼儿属于能力较强的幼儿 。
三、共享区
低结构材料是相对于高结构材料而言的,指若干原始的、现成的材料,具有简单、直白、操作性强、可变性大等特点,可以激发幼儿不断探究实践多种玩法,提供操作和想象空间的可能 。为了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给孩子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在自己主导的游戏中,自由探索和发现,从而促进幼儿各项水平的提升,我们提供了一个低结构材料的共享区 。我们提供的材料有:花生仁、开心果皮、杯子、小木棍、纸盒、绳子、小木块、瓶盖等 。根据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幼儿去共享区的人数很少,我们正在收集相关怎样开展低结构材料进行游戏的研究资料,然后结合本班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探究如何运用低结构材料游戏变化万千、丰富多样的实践,引导其想象、提升交际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指导和评价水平,充分挖掘大班幼儿的游戏潜力,为幼儿的健康、快乐、全面发展提供最大的支持 。
四、语言区
《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因此在创设语言运用情境的时候,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故事盒、小剧场、手偶、看图讲述等材料 。1.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在小剧场中用运用任意角色进行对话或表演故事 。2.能力中等的的幼儿,可以利用故事盒讲述故事,可以讲固定的故事,能力再强的幼儿可以利用故事盒背景及任意的角色来编故事,幼儿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纲要》中还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 。”因此我们提供了与教学相关的绘本以及简单的象形文字的演变卡片 。1.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提供的是象形文字的对应图片2.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把部分象形文字剪开让幼儿进行配对 。我们还准备了可擦黑板和粉笔,可以在上面图画,体验前书写的兴趣 。1.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别根据老师提供的数字尝试书写2.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图文相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让他们体验到写的快乐,丰富前写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