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怎么写?( 二 )


作者对于封建孝道给与了无情的批判,同时,《二十四孝图》也能让人对孝道与更深的领悟 。千万不要再出现“尝粪忧心”、 “郭巨埋儿”这样的愚孝了 。其实,我觉得让父母开心自在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

最新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怎么写?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文章,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受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 。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 。"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 。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 。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 。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 。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 ; "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 ; "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

最新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怎么写?


鲁迅先生写的很多文章都带有讽刺意义,这篇《二十四孝图》也不例外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做为百善之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孝子的故事,而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却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替的时期,可当时的中国但凡需要变革就会有一群“正人君子”和“绅士”们跳出来抵触,“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鲁迅先生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那些企图阻止中国前进和变革的人的愤恨,他渴望中国进步,更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全新的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推广白话文,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读到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仿佛可以体会鲁迅先生的愤慨和期许,他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