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导游词怎么写?( 三 )


造型和卓越的铸铜工艺完美地体现出来 。铜奔马成为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因此被列为中国旅游标志 。铜奔马驰誉世界,它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
铜车马仪仗队:是由38匹铜马,一头铜牛,14辆铜车,17件的手持矛与戟的武士俑和28件奴婢组成,它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象这样成批、成组、精致的铜质车马俑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 。
18.釉陶陶楼院,这一多层建筑模型,为研究我国东汉地主庄园和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
19.丝绸刺绣花边:在每一个小三角里,都绣有一只神态各异的仙鹤,历经2000年的岁月洗礼,丝绸绚丽的色彩尽失,但我们透过精美的刺绣花边,依稀可以遥想当年的盛况 。
20.医方简:1972年出土于武威旱滩坡一座东汉初年墓中,大部分保存完好,发现共有92枚医药简牍 。这批简牍,为我们保留了不少古老的中医资料,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医学水平 。表明当时的临床治疗不仅已经确立了“辩证施治”原则,而且已形成了较严整的科学体系 。
21.《仪礼》简: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仪礼》简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写本,在版本校勘上有很高的价值 。该简册书写工整秀丽,是汉代墨写隶书的上品 。
22.肩水金关纸:发现于居延肩水金关西汉墓,是现存的我国早期古纸标本 。
23.木雕工艺:甘肃汉代木雕至今仍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令人叹为观止 。木独角兽:磨嘴子汉墓出土 。长57厘米,为汉代木雕中的代表作品,代表它通常放在墓门前用来镇墓,辟邪,独角兽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又被称为“獬豸”,国内考古学家认为可能与犀牛有关 。
24.墓室壁画:在河西走廊西部出土了一批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壁画墓彩绘砖,它是古人在砖上用线条和色彩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对了解当时的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
25.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色彩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 。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 。
26.佛陀之光: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并颇有影响的一处早期石窟,按我国石窟寺开凿先后顺序,天梯山石窟居第二位,稍晚于莫高窟,始建于北凉时期,1959年甘肃修建黄羊水库,即将淹没这些宝贵的文物,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保护,专家把他们都请进了甘肃省博物馆 。
27.唐代彩绘一佛二菩萨
主尊坐佛,全跌坐,阴刻波线纹肉髻,丰颐秀目,低垂下视的双眼和紧闭的双唇,流露出庄重深思的神情 。右手结禅定印,左手肤膝,也表现出恬静的心境 。身着圆领通肩大衣,衣纹为梯形线条流畅,表现出质地柔软厚重,造像比例适当,体态雍容宽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