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赏灯风俗,赏灯是什么节日?

1、赏灯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 , 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 热闹非常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 , 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 , 金光璀璨 , 极为壮观 。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 , 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 , 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
到了明代 , 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 , 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 ,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 , 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 , 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 , 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 , 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 。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 。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 , 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 , 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 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 ,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民间传统节目――舞狮子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 , 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 , 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 , 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 , 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 , 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蚕桑丰收 。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 , 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 , 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 , 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习俗图片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莆田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 , 倒影澄鲜 。"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 , 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 , 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 , 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京都少女载歌载舞 , 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 , 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 , 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 , 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 ,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 , 百姓杂陈 , 诗谜书于灯,映于烛 , 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 , 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 。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 , 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 。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 , 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 , 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 , 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 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民间传统节目――舞狮子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 , 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 , 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 , 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 , 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 , 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 , 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 , 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
《荆楚岁时记》中说 , 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蚕桑丰收 。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 , 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 , 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 , 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 , 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 , 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
赏灯是兴宁市特有的节日,其节日气氛绝不亚于春节 。不同地区赏灯的日子也会不同,一般从农历初九至农历十四 。
兴宁市永和镇长安村松山下老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这一天,老屋人们可以看到很多舞龙舞狮的表演,下午申时过后还有接花灯活动 。
相关说明
赏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一般在元宵节举办活动,按字面理解为观赏灯 。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 。南朝时期,国都建康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 , 其盛况为全国之冠 。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
2006年5月20日 , 江苏省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50) 。
2008年6月7日,多地合并申报的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81)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赏灯 (中国传统节日)
赏灯是兴宁市特有的节日,其节日气氛绝不亚于春节 。不同地区赏灯的日子也会不同 , 一般从农历初九至农历十四 。
兴宁市永和镇长安村松山下老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这一天,老屋人们可以看到很多舞龙舞狮的表演,下午申时过后还有接花灯活动 。

梅州赏灯风俗,赏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2、梅州客家人过春节的习俗【梅州赏灯风俗,赏灯是什么节日?】梅州人客家人每到过年都很热闹~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 。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 。“冬至”一到,开始蒸酒 。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 , 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 , 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 , 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 。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 , 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 , 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 , 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 , 以示尊老敬幼 。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 。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 。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 。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 。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 , 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
正月初二 , 走亲戚拜年 。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 。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 。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 。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 。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 。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 。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 。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
初十后享灯以及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 。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 , 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 。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 。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 , 叫做“开墟” 。
客家人的春节习俗
客家人的春节习俗客家人过年大约可分为3个阶段:从入年假至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至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
入年假:农历十二月廿四开始为入年假 。从这一天起 , 农民放下农活作迎接新年的准备 。打扫房屋擦洗桌凳,购买年货浸米踏{ 。大家竞相采购猪肉、公鸡、粉丝、蔬菜及各类饼果 。此时各家举行一次大扫除,制长竹扫帚满屋打扫,称之“打弹煤”,洗晒被褥蚊帐,擦洗橱桌板凳 , 男女老幼还要理发淋浴换上新的或清洁的衣裳 , 干干净净过新年 。山区农村至今还有大年三十用生姜符水洗澡的习俗 。旧时这一天祭“灶神”,以祈来年平安吉利 。
蒸岁饭:除夕前一天家家用大木甑蒸岁(年)饭 。上供时米中要插12双筷子、12根大蒜(闰年各加一),放黄纸钱、白纸钱、桔子、柚子等,有的还放银元,取“有财有食”之意 。有的加插“岁饭花”,取“来岁如花发”之意 。岁饭要供数日,取“岁有余粮”之意 。初三早晨重蒸食用 , 叫“食岁短” 。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锅 。此俗农村尚存 。
过年:除夕(年三十日甫)晚上合家团聚饮酒 , 称“食年酒” , 即“过年” 。肴馔各地各家不尽相同,但一般有氽猪肉、白斩鸡、索粉、药薯、草鱼之类 。门前、厅上贴上鲜红的对联和横幅,谷仓上贴“五谷丰登” , 猪栏、牛栏上贴“六畜兴旺” , 有的在橱桌、水缸、椅凳之类家具上贴红纸条,叫做“封岁”、“上红” 。厅堂室内贴新年画挂新年历,厅桌上摆设柑橘、糖果,取“大吉利市”、“甜甜蜜蜜”之意 。
守岁:吃完年夜饭,全屋到处灯火通明直至天亮,叫“点岁火”,火笼加炭 , 谓“沤火桶” 。家中亲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之乐,通宵达旦,谓之“守岁”,含有辞旧岁迎新春之意 。大人用红纸包银钱(钞票)给小孩,叫压岁钱,也有将红包放在供桌上或房间桌上,称压岁 。
开大门:正月初一凌晨打开大门,过去每年选择吉时 。现多以零时为准(腊月年三十 , 如月小年廿九,午夜12点正子时)为准 。大门一开,鞭炮声立即响成一片,万爆齐鸣此起彼伏 。人们竞相欢叫,热闹非常 , 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这是一年中第一次开大门 , 非常隆重,要在门上贴“开门大吉”、“万事如意”的小红联,厅堂、灶堂、大门点上大红蜡烛,焚香礼拜 。响亮而频繁的爆竹声,五颜六色的烟花灯火,彻夜不停 。
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第一天 。开大门后,视历书当年的吉利方向出行,面对着吉方行走或跪拜,称为“出天方”或“出方”以迎喜神 。同时邻居亲友互相拜年,多说“新年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添福添寿”之类吉利的话 。小孩给长辈拜年,长辈一般要赏给糖果 , 至亲好友还要包“挂颈” , 有的还要备香烛喜爆 。拜年活动大约到年初五为止,但也可延长到元宵节前后 。
游乐:春节期间传统的游乐活动颇为丰富 。有踩船灯、舞龙灯、舞狮、装顶马、装高脚师(踩高跷)、敲锣打鼓、器乐合奏(俗称“打十番”)、演戏、提傀儡(演木偶戏)等 。有的成群结队到寺庙中进香 , 俗语拜菩萨年或郊游、拜墓等 。
初二是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 路上人群熙来攘往很是热闹,妇女们手提鸡臂、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 , 到娘家与父母兄弟姐妹欢聚 。初三过去称“穷鬼日”,人们不出门作客 , 此俗今已渐淘汰 。有的地方初四为“出年假”,即人们的劳作又将恢复往常 。初五叫做“开小正”,在这一天有“火烧门前纸”的习俗,意即“嬲(玩)新年”到今天为止,以后要恢复正常的工作 。“开小正”俗谚云:“火烧门前纸 , 大人做生意,细人(小孩)夹狗屎” 。初七称为“人日”,粤东有吃七样菜之俗,即把葱、芹、韭、蒜等七种青菜混合煮吃,寓意聪明、勤劳长久、会划算等 。
入年界、过大年、洗柚叶澡、守岁、敬祖先、开大门、拜年、走亲戚、吃岁饭、出年界 。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梅州客家人加紧准备过年 , 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后,要教育小孩不能骂人,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桌椅板凳 , 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新年 。这个时候一些服务性行业的收费,也纷纷起价 。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 。这天上午 , 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 。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 , 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 , 也叫“上红” 。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 , 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 , 老人小孩吃鸡腿 , 以示尊老敬幼 。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 。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 。这一风俗已逐年淡化 。
让你了解客家人家的春节习俗
习俗是年三十要接财神,每年有具体财神来的时辰
然后呵全中国的一样 一家人吃年夜饭
拜年,长辈发红包,晚辈工作了的孝敬长辈红包……
年初一呆在家
年初二回娘家过年
然后就是走亲访友
初七要吃“七样菜”,就是用时鲜的青菜炒一碟,包含葱蒜,寓意聪明,会算等……
再选一天去扫墓
从开年到元宵每家都挂灯笼 。
梅州赏灯风俗,赏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3、赏花灯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古时候 , 人们为了驱逐对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祷光明的意义 。因为灯火是光明的,赏花灯也有照亮前程的意义 。也有农家在田间挂上一盏灯 “照田蚕”,以期丰年 。
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花灯也用来求子添丁,虽然是迷信说法 , 也是为了求得避邪平安 。
在岁末年初之时 , 把灯笼挂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平安顺利 。现如今赏花灯成为元宵节的习俗,人们通过灯会赏花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 , 求得五谷丰登 。

古时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 , 因明帝提倡佛法 , 适逢蔡执佑《惹蟮梅鸱ü槔矗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 , 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 。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中唐以后 , 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
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 , 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中国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国古代,家家户户在元宵节当天会张灯结彩,一家人一起出去赏月、观灯、逛灯会、猜灯谜 。发展至今,元宵节习俗内容丰富,如逛灯会、吃汤圆、游灯、押舟、猜灯谜等 。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 ,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执佑《惹蟮梅鸱ü槔矗称印度摩伽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 , 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
另一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 。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 。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 。到了北宋乾德年间 , 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 。起于十四,止于十八 。更为兴盛 。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 。
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 。“灯谜”一词即源于此 。
赏花灯发展历史: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元宵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梅州赏灯风俗,赏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4、看花灯是什么节日的传统?看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 。
元宵为农历岁首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有“观灯”、“赏月”、“放烟花”的风俗 , 尤为有趣的还是元宵节的“灯会” 。汉文帝时,元宵佳节,举国同庆 。一时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彩灯布满了大街小巷,艳彩映天 。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 , 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 , 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 , 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

看花灯起源: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 。
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 , 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
看花灯的节日一般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元宵节的花灯寓意: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 。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
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 , 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 。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 , 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花灯
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 , 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彻夜举行 , 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
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 , 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 。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 。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 。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
梅州赏灯风俗,赏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5、看花灯是什么节日的传统?看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 。
正月十五 , 民间叫元宵节,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灯会始于汉,兴于唐 , 盛于宋 。这个节日最突出的景观,就是围绕张灯、赛灯、赏灯等一系列“灯”事活动而展开,因而也称“灯节” 。
看花灯,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 。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 , 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不一而足 。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的一大标志就是造型各异,精美绝伦的灯笼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花灯,猜灯谜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元宵节看花灯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 , 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 , 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