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终结》读后感100字( 二 )


从这本书里也可以看到,即使是李老师这样的人带领团队加入,扶贫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那么多在各地一线扶贫的扶贫干部来讲,就更难了 。
还有一点想法是,对于河边村扶贫结果的发生,李老师及其团队所做的贡献,与整体大环境对于要在某个时间点达成扶贫目标的结果而制定的相关政策、资源配套相比,不知道实际有多大作用 。
《贫困的终结》读后感(三):理解扶贫:一个政治和制度的视角
这本书是李小云这几年关于扶贫的随笔集 。理论部分意思不大,主要是关于不平等和贫困陷阱 。后面谈他在云南河边村实践的部分很真诚,值得闲时一读 。
看完这本书,我更加确信之前自己关于扶贫的思考大方向没有错 。李小云缺乏这种理论自觉,但他在书中谈及的实践和感悟,实际上与我下面给出的框架高度一致 。中国四十年来的扶贫成就,绝大多数靠经济发展,即所谓“富国” 。对剩下那些因为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地理等原因处于贫困陷阱中的人,则需要基于强政治意愿,运用强国家能力为之输血(尽管这种输血常常冠以参与式、激发内生动力等名不符实的称号),即所谓“富人” 。
在这两者当中,“富国”是基础,“富人”是必要但艰难的补充 。“富国”本身足以使绝大多数人脱贫,并为“富人”提供了强大的财政能力和一个穷人要融入的现代经济社会基础 。“富人”是大部分人脱贫后,剩下少数人脱贫的必要补充 。“富人”需要政府有带领大家脱贫的强烈政治意愿,同时也离不开强大的财政能力、行政能力、以及对资金使用和扶贫效果的监督能力 。
上文提到的框架本身是一般化的,但不同制度和文化下,上述逻辑运作的具体机制会各有特点 。在中国的精准扶贫行动中,政治意愿来自领导人,国家能力来自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欧美的扶贫,非洲的扶贫,都会大为不同 。评价不同扶贫模式的标准,应该是也只能是结果导向 。中国精准扶贫产生了巨大效果,那就是好的扶贫 。否则,再多的女性参与、democratic特征、rct科学验证,都只是社会精英的自我感动和自我美化罢了 。
最后,这本书还给了我在经济学之外的一个insight 。经济学意义上的扶贫就是输血,但真实世界的扶贫并不是给钱就完事了 。扶贫的目标,是在投入的资源支持下,让被帮扶对象能够享受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并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哪怕这种适应依赖于持续输血) 。因此,千千万万的中国扶贫工作者的工作的意义,并不因其没有产生所谓持续的造血能力而打折扣 。
引用林老师的一句话结尾:只要世界上还有受苦受难的人,我们的使命就没有完成 。向中国消灭贫困的伟大成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