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终结》读后感100字( 三 )


《贫困的终结》读后感(四):贫困无法终结,但一直有人在努力
作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河边村扶贫过程中对贫困和扶贫的一些思考,因为是文集,所以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也不算系统,但对有些问题的讨论非常真诚 。
(1)贫困的元问题和贫困陷阱:在同一文化条件下,个人之间的福利差异可能更多是出于“能力”的差异,而不同文化条件下,可能更多是出于现代性伦理的差异 。这个现代性伦理的概念我还是挺认同的,但容易被批判 。因为如果从“现代性伦理”的角度看,一些处于“贫困/欠发达”状态的人在他们自己的观念中可能并非处于贫困,但是在“发达”群体的概念中,那些“欠发达”状态的群体则是出于贫困状态,所以被批判为“外部经济社会‘发达’的群体总是用他们的价值来衡量这些所谓落后地区群体的价值” 。不过将贫困看成是不同群体之间现代性断层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而且由于现代化的渗入,导致现代消费文化和现代性福利要素不断推高贫困人口的实际支出(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比如河边村村民年均人收入几千块钱,但是手机、烟酒等现代性消费并不因他们的收入低而低;如果教育和医疗等也不会因为收入低就少收费),如果不能大规模增加收入,就会陷入贫困陷阱 。
(2)贫困与不平等:哈耶克说,贫穷的人是没有自由的,因为他们缺少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和条件,所以自由主义如哈耶克虽然不喜欢政府,但还是认为社会保障应该至少为公民提供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 。而自由通常意味着选择,贫穷通常不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 。不平等很多时候影响人的选择,这不在于是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在不平等条件下,优势的富裕群体对于社会的系统性垄断会对穷人获得机会产生系统性排斥 。
(3)贫困线的政治性:目前年收入2300(2010年可比价格)的贫困线是否合适?贫困与否直接由收入决定是否科学?毕竟很多贫困户的贫困可能是因教育、因病、因各种风险而致贫 。这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贫困线低,贫困人口就少;贫困线高,贫困人口就多 。可见,“有多少贫困人口和什么状态算是贫困并不必然取决于有多少真真的贫困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在其政治经济的博弈中愿意承担多少道义责任” 。如果贫困源于不平等,那么只要社会分化/分层不消失,贫困就不会消失 。
(4)扶贫的元方案:把现代性扩张到没有掌握现代性伦理的群体 。但现代性的扩张是否会过于激进以致于看起来像“殖民”?尺度很难把握 。现代性的统一标准天然与文化多元性相悖,是否在此过程中会导致语言、传统文化的消失?可能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