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长安》读后感1000字( 五 )


弃长安的当年,李隆基在逃亡途中分封永王李璘,意图制衡自立门户的太子李亨 。权欲熏心的永王如获至宝,为了与皇兄李亨争夺皇位,于是到江南起兵,却不堪一击,很快就兵败身亡 。
在永王之乱这场皇室内争中,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的命运都被深刻改变,或流放,或贬斥,或显达 。一生热衷于仕途却屡不得志的李白,竟然稀里糊涂地接受了永王的招揽,却没想到永王不成事,才一个月时间,就因追随永王起兵身陷囹圄,差点命都丢了,可见“李白的政治认知是何等之幼稚,宦途追求是何等之热切” 。而与李白相交最深的高适,则因为参与平定永王之乱乘风而上,官至节度使 。当然,高适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在李白案中,高适为保仕途而不救李白,可能自绝于“诗人共同体”之外,这也就难怪李白在诗中抱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了 。
《弃长安》的精彩,在于安史之乱的历史叙事,也在于盛世危局下众多著名人物的抉择与命运,宫廷的殊死争斗,战场的风云激荡,家国的命运起伏,读来都让人欲罢不能 。诚如郭建龙所言,“这本书必须和着酒来读 。”
《弃长安》读后感(四):讲述真实的大唐名人:李林甫的无可奈何,李白的求仕心切
文/辣妈Abigale 幼时学诗,常常困惑,为什么这么多大诗人诗才传千年却都怀才不遇事业不顺呢? 稍大点看剧,常常不解,奸臣那么坏,雄才伟略的明君都看不出来吗? 前几年看《沧浪之水》,看完一度郁闷 。“为人民服务”的父母官,必须是要为我辈所不齿、熟练掌握厚黑学、拍马学的“大师”不可吗? 最近几年读史,渐有所悟:存在即是合理 。
比如何谓忠诚? 唐玄宗弃长安,臣民死守长安,才是忠诚?实际上,玄宗逃走(注意,不是战略性撤退)后,臣民各自逃生,归附安禄山者数众 。表面上看,是臣民不够忠诚 。但实际上呢?是李唐君主率先背弃了君臣之间的契约,臣民自寻出路,无可厚非 。就像今天,我们提倡对公司有忠诚度的品德,但前提是公司“以人为本”,一个对员工离心离德的公司,要求员工忠诚就是空谈 。类似的道理,比如善良 。再贴近生活一点,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打人,但若是别人打我呢?现在不少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孩子“打回去” 。
话题继续回到安史之乱前后的长安 。关于长安的故事,或雄奇壮阔,或旖旎浪漫,每一个,都为这座千年古城添上了一笔瑰丽的注脚,但又不能撼动她分毫 。我们今天要讲的大唐名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01 绕不开的一代权相李林甫 大家熟知的李林甫是一代权相、奸相的代名词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共任用宰相26人 。几乎成为开元盛世代言人的姚崇和宋璟这两位拜相时间加起来也不过6年3个月,还不到开元盛世总计29年的四分之一 。而李林甫为相近19年,其中居首辅之位长达16年(与李林甫同获奸相之称的杨国忠只当了3年8个月宰相)之久 。我们不得不思考,李林甫是否也有他的为官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