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野餐》读后感精选( 四 )


这部小说有着非常浓重的哥特风,纤弱娇嫩的女孩们跟粗野的山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又出奇地和谐一致 。
《悬崖上的野餐》读后感(四):悬崖少女失踪之谜团与文字幻境
她头一次体会了在一个炎热的下午爬山是什么感觉,就像很久很久以前,那些失踪的女孩穿着连衣裙和单薄的鞋子爬山一样 。1900年圣瓦伦丁节,坐落在澳大利亚丛林里的阿普尔亚德女子学院高年级几名师生去海茵岩野餐,结果三个女孩和一位女教师失踪,眼见他们失踪的女孩伊迪斯尖叫着跑向平地,似乎受了刺激问不出什么信息,之后被发现在平衡巨石下方的少女艾尔玛获救但失忆,其他人依旧下落不明 。
澳大利亚女作家琼·林赛的小说《悬崖上的野餐》围绕少女失踪案展开,整部小说并没有揭示失踪案的真相,而是构建出了一个压抑禁锢人性的女子学院与充满野性未知的丛林峭壁,在碎片化多角度的叙述中还原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小说1967年创作,同名电影1975年拍摄,两者都引发社会巨大反响,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甚至有人前往拍摄地点一探虚实 。作者吊诡的写法,虚实之间犹如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里所写:“去掉一节椎骨吧,这支迂回曲折的幻想曲的两端会不费力地接上,把它剁成剁成的小块吧,您将看到每一块都可以独立存在 。”故事在学院与悬崖,院长阿普尔亚德、失踪的少女米兰达、被惩罚的学生萨拉等人之间来回调转,巨大的人物之网中也许能窥探到失踪案的背后隐藏的种种 。
文中设置了重重疑点,比如野餐时同时停止的手表,模糊了时间的界限 。四个攀登巨石的女孩突然而来的困意全都倒在岩石上熟睡,醒来后的米兰达光着脚转过身朝着高处走去,另外两个女孩紧随其后,而教师麦克劳小姐跟随在后面,没有穿裙子 。在对目击者和旁观者的询问中,读者进入了作者的叙述圈套里 。
如果从出发前米兰达的话语来分析:
当日的野餐由麦克劳小姐负责,这不由得令人觉得这似乎是一场有预谋的离开 。这些女孩子们厌倦了学院僵化被看守监视的生活,她们渴望自由,美丽的艾尔玛脱下鞋子和袜子在暖和光滑的石头上翩翩起舞,女孩子们被爱和自由感动着,她们的上方是淡红色的云朵 。
失踪女孩子们命运究竟如何,是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还是逃走,作者并没有告知 。被救助的艾尔玛被发现时候光着脚,脚却非常干净,原先的内衣袜子鞋子都丢失,而学校关心的却是她身体是否被玷污 。浪漫的逃离又回到了现实的黑暗之中,少女的失踪案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学院道貌岸然压迫人性的教育,最终也带来了真正的死亡,少女萨拉和院长阿普尔亚德的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