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好动是为什么,小孩为什么好动?

1、小孩为什么好动?希望能帮到你 。
经常有家长反映 , 最近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 , 总是动个不停,不管怎么教育都不听 。到医院检查 , 医生说孩子患有多动症,也吃过很多药,但最终效果都不好 。孩子患有多动症,要先明确病因 , 才能针对治疗 。那么,引起孩子好动的因素有哪些呢?
家长应重视孩子好动的病因
1、约30%的多动症儿童出生后就显得多动 , 不安宁,易激惹 , 过分哭闹、叫喊,母子关系不协调 。
2、约有50%~60%多动症儿童在3周岁时就显得与其他小孩不一样,特别不听话,小孩扮怪相,难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遗尿,大多饮食差,培养排便、睡眠习惯均困难 。

小孩子好动是为什么,小孩为什么好动?

文章插图
2、为什么有些孩子很好动怎样正确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及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多动症称之为轻微功能失调 。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率波动在5%-10% 。多动症的高峰就诊年龄为8-10岁,男多于女(3:1-9:1) 。病史、儿童行为与活动观察记录材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多动 , 是活动过度 , 此外还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易冲动、情绪不稳等 , 所以是一种综合症 。患儿还常伴随有学习困难 , 但智力发育正常 。进入青春期之后 , 多动、冲动、注意力涣散等明显的症状有所减轻 , 而自卑、情感抑郁和破坏行为等却有明显增多 。学习困难 , 接受能力差的表现也开始突出 。多动症患儿 , 多数不经任何治疗可逐渐痊愈,但尚有一部分患儿可延续为成年期性格障碍 。
如果过分好动,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宝宝天生就属于那种活动量比较大的气质类型 。另一种可能由于细微脑能量异常引起 。活动量大的宝宝容易坐立不安,整天跑跑跳跳、东摸摸、西碰碰,很难安静地去完成一件事 。他们话多、手势多、喜欢以动态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因此,父母往往会认为他们是故意捣蛋的问题小孩,动辄加以责骂,甚至当多动症来看待 。
那我们的家长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呢?这里我就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测试,可以供家长们参考 。以下我们列出10种行为,家长可以根据每个行为进行评分 。如果“没有”就记0分;“有一点儿”就记1分;“多”就记2分;“很多”就记3分 。它们分别为:(1)活动过多,一刻不停;(2)兴奋激动,容易冲动;(3)易打扰其他孩子;(4)做事有头无尾;(5)常坐立不安;(6)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心;(7)有要求就必须立即满足,否则,容易灰心;(8)经常哭泣,大声叫喊;(9)情绪不稳 , 变化迅速;(10)容易发怒,常出现意想不到的行为 。把各种行为分数累加,若总分为15分,您的孩子就可能有多动症 。而且分数越高 , 可能性越大 。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请儿童心理医师作进一步诊断 。
按说,这些都是不难区分和理解的 。可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朋友却没有发现和理解,而是简单的把好动和多动症划了等号?除了有些广告宣传的误导外,关键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 。由于家长对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学业不尽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学业不尽如人意 , 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问题的是极少数人,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找来找去就有了“重大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好动 。于是,想起了多动症,于是,孩子从此有了一个标签贴在了身上 。
治疗多动症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我也向家长朋友们介绍几种: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谨慎小心,用药的种类、剂量及时间应由专家指导,密切观察 。
饮食治疗: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肯定哪些食物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但在孩子的食物中应尽量避免加入人工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 。
心理治疗:这是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 , 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和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 。
分散学习法: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化整为零 , 每隔10分钟就让他休息一会儿 。学习的环境里,不要置放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
及时评价法:当孩子表现出安静做功课,较少小动作时,就及时给予表扬 。反之,要及时批评 。
程序训练法:用指导语训练儿童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如先让他观察大人自言自语写,然后再自己执行,在做作业时,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作业了 , 要认真做,第一题是什么······
另外,还要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经验证明,这几种治疗方法能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一般地说,儿童多动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 , 使其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
1、长期睡眠不足
成人睡眠不足 , 会没精神、昏昏沉沉,动作慢、反应慢;年幼的孩子却截然相反 , 由于神经发育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 , 如果睡眠不足,孩子不但不会像成人一样,情绪低落、没有精神,恰恰相反,会表现的异常兴奋,多动、冲动、情绪暴躁、无法安静,这些与多动症的症状极相似,好多父母就认为孩子得了多动症 。
2、吃的不均衡
新加坡专家指出,不喜欢吃蔬菜的儿童,常常会情绪不稳、牙齿不好,因为:
蔬菜有镇定情绪的作用 。各种肉或食盐、味精、小苏打中的钠会使神经兴奋 , 过剩的钾如果留在体内 , 会造成情绪不稳、焦虑、烦躁;蔬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 , 安定情绪,对钠的排出起着重要作用 。
3、压力过大
有的父母对孩子做了太多规定,这也不行,那也不准,让孩子觉得自己没一点空间,像被操控的机器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 不能玩耍,甚至不能放松一会儿 。
孩子太小,没什么反抗力,也不敢反抗,但并不是就放弃反抗 , 还是会尽其所能,表达自己:用多动来“反抗” 。做点小动作,频繁眨眼,可能自己没意识到,潜意识已经表达了他的不满 。这样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精神重压而“多动” 。
孩子天生就活泼好动,尤其是男孩,能量无穷,有些能量是多余的 , 必须多运动、多活动,才能消耗掉 , 才能静下来 , 坐得住 。
因此,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 适当的运动 , 或者通过儿童注意力训练,做一些小游戏,来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孩子才能静心专注,集中注意力学习 。
首先,可能是生理原因,孩子的神经发育不是很成熟 , 不是很稳定
然后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家长或老师等身边人,总是有意无意的说这个孩子好动,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种暗示,本来只是正常的爱动,之后可能就会发展为不正常的爱动 。
有的孩子天生就好动,不妨给他报个美术班静静心!
有的孩子是天生这样的呢
小孩子好动是为什么,小孩为什么好动?

文章插图
3、小孩子好动是什么原因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太少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
2、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 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中饭患该障碍的危险同意性 。
好习惯改善多动症 。
研究者选取了184名7~11岁的多动症患儿和104名正常儿童,进行研究分析 , 结果显示:对照美国儿科学会、国家睡眠基金会和美国农业部的推荐标准,多动症患儿不太可能坚持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 。
上述健康准则包括:每天紧盯屏幕(指电视、电脑和视频游戏)的总时间不超过1~2小时、每天至少有1个小时体力活动、限制摄入含糖饮料、每晚睡够9~11小时、每天饮用7~10杯水 。
研究负责人凯斯林·霍尔顿称,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多动症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许是较有效的干预措施 。
例如,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改善他们的睡眠习惯、多喝水而不是其他饮料,限制他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 。当一些生活习惯改变之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多动症状况 。
百度百科-多动症
人民网-好习惯改善多动症
小孩子好动是为什么,小孩为什么好动?

文章插图
4、小孩子好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孩子好动原本只是青春活泼,但是多动症就不一样了 , 它是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病症 。因此宝妈们都特别担心孩子好动的情况,其实孩子好动是由于母亲有吸烟或酗酒史、遗传因素、严重的铅中毒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造成的,宝妈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尤其注意 。
一、孩子好动原因
(1)患儿的母亲常在孕期或围产期有较多并发症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
(2)遗传因素如: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达51%~64%;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
(3)神经递质酶的研究结果虽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为对本症病因的一种研究途径
(4)严重的铅中毒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但轻微铅中毒是否可产生多动症至今尚无结论
(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破裂家庭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
(6)其他因素:营养问题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食品的调味剂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儿童容易产生多动症 。
二、如何确诊儿童多动症呢?
1、注意力不能集中:患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暂,易受外界干扰而分心 , 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完一件事;上课时不注意听讲,经常东张西望或走神开小差等 。
2、活动过度:上课时坐不?。?小动作多、话多,喜欢惹事,常与同学吵嘴打架等;患儿经常不知危险地爬上爬下、乱跑乱跳 。
3、冲动任性:患儿的自控能力差,容易情绪不稳定,出现激动、易怒、爱哭,常发脾气的情况 。
4、做精细及协调性动作困难:患儿身体不似普通儿童协调 , 动作笨拙,做系纽扣、系鞋带、削铅笔等动作时不灵活,走路不成直线 。
5、学习困难:患儿虽然智力正常,但因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差等原因大都学习困难 , 学习成绩不理想 。
小孩子好动可能和这样几个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学因素、轻微脑损、神经解剖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其他因素 。
1.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
2.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 , 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 。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 。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
3.轻微脑损伤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患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
4.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 , 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δ芎舜叛芯可斜ǖ栏谜习级沧春恕⒍钋⑶翱鄞卮患跎?。
5.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
6.其他因素 。该障碍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 。可乐、咖啡、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
有些儿童都特别的好动,他们比其他的小朋友更加的贪玩,而且更加的好动坐不住 。他们年纪太小,所以没有特别强大的自制力 , 儿童好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儿童们太小,所以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些想法 , 可能他们动来动去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倾诉,只有正确的理解儿童的行为 , 才可以真正的帮助到他们 。
3、现在很多的儿童行为被受到控制,家长或者是老师都会对儿童说太多的,不行不可以的话,这样就会打破儿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有时还会激发儿童的一些反叛心理 。
4、有时家长的指责会伤害到儿童的自尊心,所以在批评儿童的时候,儿童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心里的不满 。一些家长烦躁的情绪也是会影响到儿童,如果家长特别情绪不好,儿童在潜意识里也会慢慢的感应到 。
小孩子好动是为什么,小孩为什么好动?

文章插图
5、孩子好动是怎么回事【小孩子好动是为什么,小孩为什么好动?】1、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有关,最初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手脚乱动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发育逐渐成熟,大概在3到4周岁的时候,宝宝会趋于稳定,症状会逐渐缓解,这属于正常现象 , 家长不用特殊处理 。
2、宝宝好动,还有可能是食用含铅量过高的食物引起 , 例如一些小零食和油炸、膨化食品等 。
3、宝宝微量元素钙的缺乏,也容易导致好动症状 , 建议小孩适时的补充钙质 。
4、孩子上学期间特别爱动,而且注意力不集中 , 自控能力比较差,需要警惕多动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