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什么动物?

1、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哺乳动物 。
穿山甲实际上是已知具有鳞片的哺乳胎生动物 。它们是唯一完全覆盖鳞片的哺乳动物 , 它们利用这些鳞片保护自己免受野外捕食者的侵害 。如果受到威胁,穿山甲将立即卷入一个紧密的球 , 并将使用他们的锋利的尾巴来保护自己 。
穿山甲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 。穿山甲每年1胎,偶尔产2胎 。
生活习性
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 。行走缓慢,会游泳 。为夜行性动物,栖于山坡洞穴内,傍晚出外觅食 。以白蚁和蚂蚁为食,包括蚁类幼虫及卵 。舌细长,极限长度高达50厘米 , 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 。
【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什么动物?】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再用长舌舔食 。食量很大 , 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可以容纳500克的白蚁 。

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2、穿山甲是什么动物?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 。穿山甲,是穿山甲科动物的通称,共有3属8种:穿山甲属4种 , 分布于亚洲;长尾穿山甲属2种,分布于非洲;地穿山甲属2种,分布于非洲 。 
穿山甲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 。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 。晚间多出外觅食 , 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 。穿山甲野外数量稀少 。穿山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禁止私人捕杀和食用 。
活动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 。昼伏夜出 , 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 , 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 。
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 , 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 。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 , 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 , 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舔食之 。
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3、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禁止捕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哺乳动物 , 它的身体长大约42-92厘米,尾巴部分大约28-35厘米 。脑颅部分很大,呈现为圆锥形 , 上面有一双小眼睛,整体的形态偏狭长 , 身体上覆盖有磷片 。它的嗅觉很敏感,栖息地很多 。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 。喜炎热,能爬树 。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径20-30厘米的洞 。末端的巢径约2米 。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
穿山甲一类从头到尾披覆鳞片的食蚁动物 , 是哺乳动物,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各地 。它的脑颅部分很大 , 呈现为圆锥形,上面有一双小眼睛,整体的形态偏狭长 。穿山甲的鳞片是一味中药 。
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4、穿山甲是什么动物?唯一具有鳞片的现存哺乳动物 。
穿山甲属于哺乳动物中古老的鳞翅目 。有3属8种,其中4种产于亚洲 。另外四种产于非洲 。
虽然在动物分类学上,鳞翅目与常见的捕食者如豺、虎、豹、小猫和狗有“亲缘关系”,但穿山甲的身体结构与那些有锋利牙齿和爪子的动物大不相同 。
所有种类的穿山甲除了脸和腹部外都覆盖着一层又大又硬的鳞片 。这些鳞片和指甲由相同的角蛋白组成 。这是穿山甲用来自卫的“秘密武器” 。
当被天敌攻击时,没有攻击性武器的缓慢移动的穿山甲会缩成一个球,变成一个包裹在巨大鳞片中的大硬球,使敌人无法撕咬 。如果这还不够的话,穿山甲可以突然打开鳞片,用锋利的鳞片边缘切割敌人 。让捕食者措手不及 。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1、筑穴: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 , 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 。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 , 叫做夏洞,另一种是冬天住的 , 叫做冬洞 。
2、活动: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 , 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 。
3、繁殖:穿山甲是胎生动物,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 , 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雄性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 , 不呈现周期性 。
雌性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发情,雄性发情期到处寻找雌性 , 发情交配期雌雄同居 , 交配后分开,每年1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年时间可产3胎 。
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什么动物?

文章插图
5、穿山甲是什么动物?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 。
头体长42~92厘米,尾长28~35厘米,体重2~7千克;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 。尾巴上另有纵向鳞片9~10片 。鳞片棕褐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黄色 。吻细长 。
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 。喜炎热,能爬树 。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 。末端的巢径约2米 。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 。
2020年6月5日,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中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 。
繁殖方式
中华穿山甲4~5月交尾,12月或翌年1月产仔 。幼仔伏于母兽背部,随之外出活动 。在尼泊尔,中华穿山甲4~5月期间产仔 。初生幼仔体长测量约45厘米,重约450克,身上没有鳞片,虽然它们的身体在生命的前两天柔软而有弹性 , 但能够在走路,年幼的穿山甲被携带在母亲的尾巴或背部 。
如果母亲感到受威胁,它就会将幼仔卷缩在她身下或尾巴里 。雄性穿山甲显示出父母的本能 , 它们会和雌性及幼仔分享共处同一个洞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