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

1、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一、元旦节的由来: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 。元旦(New Year‘s Day , 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 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
今天所说的“元旦” , 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 , 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 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
二、元旦节的习俗:
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 。
1、放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 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 。当午夜交正子时 , 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 , 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吉祥如意 。
2、祭祖
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 。
扩展资料
外国元旦的习俗: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 , 但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不同,时间也不同,因此,有些国家的“元旦”日期也有不同 。
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 , 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 。
泰国传统的新年,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
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 。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爆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祖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

文章插图
2、元旦的由来和习俗元旦的由来:
相传元旦是为了纪念尧帝的丰功伟绩而出现的节日 。在尧舜时代 , 没有记录日子的日历,而尧帝在当时非常受到人们的尊敬 。在尧帝死后,舜帝就带领着人们祭祀尧帝,而祭祀的那一天,就被当作新年的开始 。
所以在那个时代,元旦其实是不固定的,到了现代,我们开始以阳历来计算,就把阳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这就是元旦的来历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 。“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
元旦的习俗:
在江浙一带,元旦这一天会把草绑在竹竿上,然后用火点燃,被称为“庆田蚕” 。在福建,过元旦时,吃的米饭上要插上用红纸做的花,被称为春饭,而春饭也是福建人民对来年的美好展望,希望来年年年有余 。
北方元旦的习俗会更简单一些,一般各家各户会杀猪宰羊,并把它们制作成美食,然后盘腿坐在炕上,聊聊家常 。并且从元旦开始就不干活,不出门,一直过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另外不少地区还会有庙会 , 而庙会里上会有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等表演 。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

文章插图
3、元旦的来历和习俗?元旦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在元旦节这一天 , 每家每户都会进行庆祝 。不过,对于元旦节的来历,很多人却不知道,而且也不知道古时候的元旦有什么传统习俗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元旦节的来历和习俗 。
那么,元旦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说起元旦节 , 其实还要追溯自三皇五帝时期 , 话说当时尧帝勤政为民,一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不过尧的儿子是个没出息的,尧就没有把部落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舜 。尧在死前,也叮嘱舜要把位子传给德才兼备的人,在这之后,舜又把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事实上,这几位首领都对百姓很好,做了很多好事 。后来人们把舜祭祀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这就是元旦的由来 。
到了近代,也就是1911年 , 当时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 。从民国元年开始 , 就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1月1日是为“新年” , 但并不称为“元旦” 。后来,民国政府又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这就是近代中国元旦的来历 。
那么,元旦节都有哪些习俗?
1、在元旦节这一天,一般都会举行集会活动,比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 , 近年来大多数人会因为元旦的假日去旅游、聚会等节目 。
2、在元旦节这一天 , 人们都会吃汤圆或者水饺 , 家人团聚一堂,吃着热腾腾的水饺,虽然一切都很简单,但是节日的氛围却非常浓厚 。事实上 , 这也是与家人团聚的一种方式,借着节日的机会多与家人朋友相聚 。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

文章插图
4、元旦的来历和习俗元旦的来历和习俗如下:
一、元旦的来历: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 。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
二、元旦的习俗:
1、古代中国元旦习俗 。古代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是为了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 。
如祭诸神祭先祖 , 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 , 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堆火等庆祝活动 。
2、现代中国元旦习俗 。1949新中国成立后,把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 , 由于元旦是在我国民国时期才诞生的,庆祝的习俗习惯 , 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的习俗 。
或者也可以说是春节的袖珍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的传统庆祝方式,比如放烟花,杀三生,祭鬼神,拜祭先祖等 。
古代传说元旦: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 , 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 , 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 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

文章插图
5、元旦的由来和风俗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 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 。
中国元旦的由来:
中国元旦的由来,据说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 。在古代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开始的意思,而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是“初始的日子” 。而在历法上 , 专家们习惯称地球围绕太阳1周为1年 。到解放后元旦节被政府定为1月1日,在立春前后并且还有假放 , 而在民间有的地方会举行“庙会”等欢庆活动,传承古代的民俗 。
元旦的习俗:
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域辽阔的 , 由56个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由于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的差异当然也会呈现出饮食、服饰、活动、交互、过礼、娱乐等方面的差异!随着长时间的融合和相互影响,相互之间已经没有过大的差异 。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
1.扫尘
“腊月二十四 , 掸尘扫房子”  ,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2.贴春联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 。每幅对联都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方,如门柱上等 。其 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以俗称「挥春」 。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于春联,实有以讹传讹之嫌 。年廿九 , 为了表示新的一年 , 新的气象,以及增加过年的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