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实战与统计思维》读后感100字( 二 )


我作为一名全日制研究生,从这本书里深受启发,下学期马上研修这门课程,提前简化学习复杂性,通俗易懂 。让我重拾自身学习体系的方法理念 。
《SPSS实战与统计思维》读后感(二):SPSS实战与统计思维
在信息化时代,很多新型的科技出现,让我们的世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也因此我们可以对未来更加的充满期待 。尤其是很多数据化的技术,为我们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比如接下来要谈到的SPSS 。最近读了武松老师写的《SPSS实战与统计思维》这本书,对统计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非常详细全面的了解了SPSS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理论 。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界面极为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 。它将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以统一、规范的界面展现出来,使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功能,对话框展示出各种功能选择项 。用户只要掌握一定的Windows操作技能,精通统计分析原理,就可以使用该软件为特定的科研工作服务 。在这本书中,首先从统计思维的内容上入手,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统计学的基本的观点和知识,这些内容是我们学习SPSS的基础,也是我们深入的学习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的基础 。比如,频率和概率这两个意思很相近的概念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可以这样理解:频率是针对过去的,概率是针对未来的 。频率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样本的,概率是针对尚不知晓的总体的,频率就像样本统计量,概率更像总体参数,而我们是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的 。类似的这种解释非常的通俗易懂,而且作者会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让我们更加容易得去理解 。统计方法的选择可以总结为15字口诀:方法看变量,设计看类型,目的定乾坤 。意思是选择哪一类统计方法首先看变量到底属于我们前面说的三种中的哪一种,然后决定统计方法,具体统计方法选择哪一类型,得看设计类型,当然最终方法的选择还得考虑研究的目的 。理论基础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在掌握了关于统计学的一些理论基础之后,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使用好其他的数据化软件 。因为在使用这些软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自己需要用这些软件来完成什么样的数据处理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够通过这些操作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这并非是指让我们去了解这个软件究竟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而是说要了解这些数据处理的背后的逻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班里一共有50个人,要分为五组,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来,一组有十个人,也可以通过数据的运行来计算 。当我们使用某个数据化软件来算出最后的答案是十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这个结果是通过哪些已有的数据得到的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SPSS的实操讲解的,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案例与软件的操作相结合,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楚的去了解操作的方法以及背后的逻辑 。我想,倘若认真的跟着这本书的讲解区域进行实操演练,是能够很好的去掌握这款软件的,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合适的方法获得正确的结果 。正如作者所说,统计学习道术不可偏废,道先行,术跟上,思之先,践之后,是谓本书之始,统计思维也! 这本书既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又有详细的实操讲解,所以非常适合读者们进行阅读学习,在这本书中,我也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