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摘抄( 三 )


这本书是尼采借由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 是尼采的集大成之作 。
书中提出“精神有三种变化”:第一变成为骆驼 , 第二变成为狮子 , 第三变成为婴儿 。
骆驼的特点是听出别人的吩咐 , 别人会对你说:“你应该如何?”
这里的别人可以是家长、老师、领导、社会规范 , 甚至可以是上帝 。
做人应该循规蹈矩、开车应该遵守规则、走路应该靠右、见到长辈应该鞠躬问候......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 , 这就是人的骆驼状态 。
在此之前 , 人们笃信上帝 , 上帝说你应该如何就如何 。可是到尼采生活的时代 , 欧洲经历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 , 上帝已死 , 人们不再信上帝了 。于是进入了第二种变化 。
狮子是百兽之王 , 不需要再听从别人的吩咐 , 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
可是自己做决定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 不像骆驼只需要遵令行事 , 出了问题可以推卸责任 。
书中有一个拿着竹竿过独木桥的人 , 他的行动是自由的 , 他可以自己决定“我要如何” , 可是他同时也要承担自己做决定的风险 , 也就是一旦做错一个决定就会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
所以说从骆驼到狮子其实是从一个不自由走向另一个不自由 。想要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进入第三种变化 。
婴儿永远是新的开始 , 永远充满希望 , 充分肯定当下的一刹那 。
过去已去 , 未来未来 , 我们唯有把握现在 , 活在当下 。
老子说 :“知其雄 , 守其雌 ,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 , 常德不离 , 复归于婴儿 。”意思是说:明知其雄壮 , 却安守于雌弱 , 其胸怀象容纳天下万物的溪谷一样宽广 。有容天下万物的溪谷胸怀者 , 常把永恒的“德”放在心中 , 其心就会回复到婴儿纯洁无瑕的境地 。
婴儿秉性天真 , 想哭就哭 , 想笑就笑 , 饿了吃饭 , 渴了喝水 , 醒了玩耍 , 困了睡觉 , 不高兴时 , 会恨会恼 , 会抓会咬 。心念到处 , 形体随之 , 毫无掩饰 , 表里如一 , 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
我们一生无法避免成为骆驼 , 总有人告诉你“你应该如何!”譬如父母会告诉你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
有时候我们也会变成狮子 , 说“我要如何!”自己选择道路 , 比如自己选择报什么专业 , 去哪家公司 , 人生亦将随之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