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面食老鼠,粘耗子的做法

1、粘耗子的做法苏耗子苏耗子,又称“粘耗子”,“苏叶饽饽”,也有叫“苏叶干粮”的 。苏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 。其作法:将粘高粱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 。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民不仅平时喜食之,而且时逢祭祀还常用来供神 。
中文名称
粘耗子
主要食材
粘高粱米、糯米
别名
苏耗子、苏叶饽饽
分类
满族的风味面食
馅心一般用小豆、红芸豆、白豆或豆沙等 。爱吃的也可在馅心里入炒熟苏籽末,其味更香 。选用面皮米根据其粘糯程度,可适当加些玉米面、小米面、白面等 。否则由于黏性大过稀做不成型 。也可以直接把大糁子、小米等按比例同粘米一起磨 。将糯米用水浸泡后磨成糯米面,红豆也要用水泡上一宿,在大锅里煮烂,加糖 , 制成红豆沙 。等到要包苏耗子的那天,提前大约5小时,就得将糯米面和成柔软的面团放在盆里发着,再将苏叶一片片洗净、阴干 。待一切准备就续,将苏叶的正面滴一点豆油,与另一片叶子合在一处互相磨擦,使两片叶子都能沾上油,用这种方法多抹几片叶子,再将发好的糯米面往抹完油的苏叶上摊匀 , 然后加豆沙馅包好 , 上锅蒸10到15分钟即可出锅,稍凉后即可食用 。
食材:橡树叶 、 肉馅 、 糯米
作法:采一些嫩叶 , 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烫一下备用 。取一片叶子,表面抹油 , 然后把和好的糯米汁涂在上面 。取拌好作料的肉馅放在糯米面上,我的肉馅里还加了一点豆腐 。叶子对合,粘耗子就包好了 。其实最好把叶子顺着中间的叶脉对合,包出来叶柄就相当于耗子尾巴,这也是粘耗子名字的来历 。上锅蒸15分钟 , 就可以取出来吃了 。玻璃叶的清香转移到糯米面上,别有一份风味 。
粘耗子可以买专用的粘鼠板 , 放在床缝,衣柜死角等窄小的地方,最好放上一些食物 , 这样可以引诱老鼠靠近,这样捕捉的几率比较大 。

怎样做面食老鼠,粘耗子的做法

文章插图
2、怎样做面食老鼠,面食老鼠的做法1.准备面粉、酵母、糖以及水 , 在温水里加入酵母和白糖化开之后倒入面粉,发酵面粉至体积变大两倍即可 。
2.将面团搓揉排气,等小剂子切面光滑就可以做成老鼠形状的面团,用红豆装饰眼睛之后放入锅中二次发酵,第三再放入锅中蒸20分钟 。
怎样做面食老鼠,粘耗子的做法

文章插图
3、怎样蒸面老鼠1.发好面,杆成一个个小圆面饼,像包包子的皮一样,厚一点 。准备好枣和豆馅,包在小面团里当做馅料 。红豆是做眼睛用的 。
2.放一个枣 , 包起来 。
3.揪出一个小尾巴
4.捏两个小耳朵
5.耳朵前面捏出眼睛的凹槽 。
6.嵌入红豆
7.用剪刀在眼睛下面剪一刀,就是嘴巴啦,可以塞一片枣哦!小老鼠就做好了 。
怎样做面食老鼠,粘耗子的做法

文章插图
4、花样面食十二生肖前几天撒野老师在群里发了一条老虎制作方法的视频,艾特我说:做一个,这个做的惟妙惟肖 。
我说:这个做的像样有一定难度,小狗,老虎都可以这样做,我找时间多的时候练一下 。想把十二生肖做出来,先做了老鼠 。
小老鼠的评价很高,都说很可爱 。毛毛说这个小老鼠是目前动物里做得最好的 。
其实制作方法很简单的,每只老鼠都很肥胖,吃的太好了 。但是做完之后我就把它给毁灭了,没蒸,蒸出来估计也下不了口去吃 , 心理上过不去 。
今天下午付诸行动尝试小狗的做法 。看了视频之后,眼睛说:看会了 。嘴巴说:懂做了 。手指说:别听它俩胡说 。
方法很简单,但是做出来不太像啊,反复练了几次之后,终于有点像了 。家里没有黑豆,只有绿豆,太小也不适合做眼睛呀 。
刚好姐妹文慧来家里拿水饺,说她家里有很多黑珠子 , 就是专门做动物眼睛的,一会儿给我拿过来 。
还真的挺合适的,都说画龙点睛,眼睛真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小狗舌头用枸杞最合适,可是家里没有,就把红枣剪了一小块当做舌头,看上去比较粗糙 。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 , 卯兔 ,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目前子鼠和戌狗已经制作出来了 。其他的陆续来做 , 把花样面食十二生肖凑齐 。
怎样做面食老鼠,粘耗子的做法

文章插图
5、一菜一谈 客家小食“老鼠{”【怎样做面食老鼠,粘耗子的做法】本来精通面食的客家人从中原地区万里迢迢迁徙到南方后把全部的面食制作技艺发挥到了米制品上,成为公认制作米食的专家,“{”是客家人用来称呼米制品的专有名词,客家话保留了很多汉族中原地区的古音 , “{”在古书中也写作“䉽、䬳”,自以为和我们常用的“饭”字同源 。
客家称为“{”的食品非常多,常见的随便数数,都有“萝卜{” , “艾{” , “捆{”,”红{”,“发{”“甜{”“{条汤”“炒{”等等 , 实在是每个客家聚居地都有自己的特制{食,有机会整理一下,再向各位看官汇报
这里先只介绍一下 , 流行于广东梅州地区的客家小食“老鼠{”,可别以为这道小食跟真正的老鼠有什么联系,只是因为长长的米粉外形特别向老鼠尾巴,因而得名 。
做法用粘米,以冷水浸几小时后,后磨成粉,然后加开水拌揉搓成团 , 把米粉团子用有孔眼的擦板来擦如锅中形成一根根形状像老鼠尾巴一样的米粉,每一根大约十余公分左右,这种做法和现在西北地区的的做法还有几分相似呢 。台湾地区流行的米苔目就源于这种老鼠{ 。
老鼠{锅中煮熟捞起 , 加入油盐,葱花,肉碎等 , 吃起来香口异常 。配上枸杞叶汤更是妙 。说它是小食是因为 , 早年客家人多聚居于山区,以勤奋著称,常常是需要干重货的,这种米制品并不耐饥,是不能作为正餐食用的,只是作为早餐或者平时的解馋的小食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