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

1、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01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重视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 。习俗就是在这一天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活动 。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 。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 。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 。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 。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 , 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 。此外 , 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 , 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 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2、2022植树节的活动及来历 每年的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节日那一天学校、政府等都会动员群众参加植树活动 。并举行植树节相关活动为大家科普树林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植树节的活动及来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植树节有哪些活动
1、植树
植树,这个肯定是当天最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外出植树 , 通过植树可以增加绿化,美化环境,还可以让大家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
2、公园踏青
公园踏青 , 是春天最具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组织大家一起踏青,通过踏青,看到绿化植物的美好,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还能扩展野外视野,有益身体健康 。
3、街道清洁
街道清洁 , 组织大家在一些公共场所进行街道清洁,一方面有利于城镇建设,还能提高大家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树木植树的意义 。
4、参观当地景观
参观当地景观,听环境讲座,这样可以增进大家多当地本土的认识,还能更了解更多环境保护知识,更有利于大家去保护环境,增加对植树绿化的保护 。
5、组织手抄报活动
组织手抄报活动 , 很适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一项活动 , 可以提高学生对植树节的认识,还能学到相应的保护环境的小知识 。
6、志愿者公益宣传
志愿者公益宣传,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帮助大家了解植树节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靠大家”的意识,让大家了解到保护环境增加绿化的重要性 。
7、了解树木的知识
树木是大自然的使者,地球上树木的品种成千上万 。那么你了解其中的多少呢?我建议大家植物节可以好好静下心来 。学习有关树木的一切 。
8、宣传环保
植树造林本身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因此也不是人人都必须要去种树,大家也可以点击手中的电脑,发布一条呼吁环保的帖子,或者走上街头,告诉大家地球的处境,总之,方法很多 。
9、做其他环保事宜
植树节可以做别的爱护环境的事 , 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 比如不使用纸杯等等,同样也是为了地球做事 。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植树节的来历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 。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 。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 。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 。此外,他还在许多着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 , 孙中山逝世后 , 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 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 。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 , 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
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美国着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这一决定做出后 , 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 。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 。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 , 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 。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 。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 , 并放假一天 。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 。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载道 。据统计 。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
植树节有什么好处
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 , 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 。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保持水土
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 。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 。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 。
2、抵挡风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 。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 , 以减弱风的力量 。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 。
3、经济建设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 。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香蕉、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 。
4、清除空气污染
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 。
5、自动的调温器
夏日树荫下气温度比空地上低10℃左右,冬季又高2-3℃ 。
6、天然除尘器
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 , 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 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 。
7、氧气制造厂
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 。
8、细菌的消毒站
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
9、天然的消音器
绿化还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 。
植树节的活动及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