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腊八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

1、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1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 , 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 , 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 , 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 , 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 , 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 , 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 , 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三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 , 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 , 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的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 , 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为相传在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所以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的时候 , 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传统习俗 , 河南等地方,腊八粥又称“大家饭” 。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 , 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是为“腊八节”

传统节日腊八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2、腊八的来历?01相传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腊八节的风俗有喝腊八粥、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 , 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节的风俗有喝腊八粥、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 。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 , 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 。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
在我国北方 , 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 , 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 。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 , 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 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 ,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 。
传统节日腊八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3、腊八节有什么来历?关于腊八节的谚语:
1、腊八腊八 , 冻掉下巴
2、冬天麦盖三层被 , 来年枕着馒头睡 。
3、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4、腊八,祭灶,新年快到 , 闺女要花 , 小子要炮 , 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5、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6、“腊七腊八 , 冻死寒鸦”
腊八节 , 俗称“腊八” , 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 。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腊八粥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 , 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
传统节日腊八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4、传统腊八节的由来 关于传统腊八节的由来
关于传统腊八节的由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
关于传统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
关于传统腊八节的传说
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传说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传说一,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 。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 。老财主气急败坏 , 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 。寒冬腊月 , 朱元璋冷饿交加 , 他在房子里到处寻找能充饥的东西 , 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 。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来这件事,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 。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
传说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看到芸芸众生深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他苦苦修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 , 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六年间,释迦摩尼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经受的苦难 , 于是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解放前 , 各地佛寺于腊月初八,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这种腊八粥 , 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 , 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
传说三、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 , 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 , 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所以 , 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 , 以祛疫迎祥 。
传说四,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脚下 , 有一年腊月初八 , 无粮吃的民工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脚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脚下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
传说五、当年,岳飞率军抗金于朱仙镇 , 正直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腊月初八 。岳飞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
传说六、相传很久以前有户农家 , 老两口守着一个儿子度日 。老头是个勤快人 , 整天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收;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瓜棚遮天,鸡鸭成群 , 一家三口 , 不愁吃穿 。老两口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了,常常拿些五谷杂粮接济人家 。老人一再教育儿子“只有勤俭持家,才会一辈子不受穷” 。可是儿子不听劝告,父母死后,游手好闲,结果饿死在破草屋里 , 人们给他收尸时 , 从他家里的草房中扒出半碗五谷杂粮粥,此日正是农历腊月初八,为了不忘老人“勤俭持家”的教导,从此乡亲们就把五谷杂粮粥叫做“腊八粥” 。
关于传统腊八粥的起源
腊八粥的起源,始之于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年终时的蜡祭农神,叫做天子大蜡八 , 而天子大蜡八则是起源于我国古代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的始作蜡祭以告上苍 。
1. 神农氏的始作蜡祭
【传统节日腊八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国以民为本 ,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民生活的根本需要,《易经Ÿ系辞》说:“需者,饮食之道也”,即需要的主体是饮食 。《礼记Ÿ礼运》说:“孔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即:礼俗之初是从保证饮食开始的 。食物来自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的兴起,始自于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的发明农具 , 树艺五谷 。《易经·系辞》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树艺五谷 。”耒耜是农耕用具,即翻田的犁 。耒是犁柄,耜是犁铲,翻田耕种,收成五谷 。所谓五谷,即:稻、黍、稷、麦、菽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句 , 赵岐《注》说:“五谷者,谓稻、黍、稷、麦、菽也 。”菽是豆类的总称 。五谷收成后,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于年终十二月始作蜡祭以告上苍,并祝曰:“土反(即返)其宅,水归其壑 ,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蜡祭的含义是庆丰收之意,祷祝则是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 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这就是蜡祭 。蜡音乍(zhà),也音岔(chà) , 是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年终时祭祀农神的祭名,即农历每年十二月祭农神之称 。蜡还音拉(là),与腊同音 。于是,蜡祭也被称作腊祭 , 腊祭是蜡祭的转称 。
2. 天子大蜡八
蜡祭有八个方面的内容 , 称为八蜡或蜡八 。《礼记·郊特牲》说:“八蜡以祀四方 。”郑玄《注》说:“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辍 , 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头代炎帝神农氏石年开创了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根本,并且始作蜡祭以告上苍 , 形成了我国古代年终蜡祭的开始 。蜡祭在我国古代是一件大事 。所以,作为一国之主的历代天子或国君,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 , 都要作蜡祭以祀神,并且进行祷祝,称为天子大蜡八 。《礼记·郊特牲》说:“天子大蜡八 。伊耆氏始为蜡 。蜡也者 , 索也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 , 祭百神以报啬也 。飨农 , 以及邮表辍、禽兽等,仁之至,义之尽也 。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迎虎 , 为其食田豕也 。故迎而祭之 。祭坊与水庸,事也 。故祝曰:‘土反(返)其宅,水归其壑 ,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皮弁素服而祭之 。”文中,伊耆氏即神农氏 。啬即穑,收割庄稼的意思 。先啬 , 始教民以稼穑者 。司啬,主管农业者 。仁,不忘恩而报答之 。义,有功劳必报答之 。坊 , 堤坝 。用来储水、障水 。水庸即水沟,用来引水、放水 。反即返字 。皮弁,用白鹿皮制为弁 。素服 , 用素缯布制为服 。
八蜡之祭或称蜡八之祭是祀八谷星 。八谷星是主岁收丰俭之星 。关于八谷,《本草》:“八谷”,《注》说:“黍、稷、稻、梁、禾、麻、菽、麦 。”《大象赋》的《注》说:“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 。”八谷一词也是星名 。《宋史·天文志》说:“八谷八星,在华盖西,五车北 。武密曰:主候岁八谷丰俭 。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 , 七粟,八麻 。”《晋书·天文志》说:“五车五星,其西八星曰八谷,主候岁八谷丰俭 。”根据以上文字,知天子大蜡八的“八”字,并不是随便取的,而是有特定含义的 。即祀八谷星神 。
3. 腊八粥的成因
腊八粥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天子大蜡八 。天子大蜡八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二是进行祷祝和祈求 。
① 关于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万者,极言其多也 , 并不是真的合聚一万种物品,也不是只限于八种蔬果 。蜡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农神,农业的八个方面,并不是说用八种蔬果来祭祀 。索者,绞合也,蜡即索的意思 。飨者 , 敬献也 。即将许多种蔬果谷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神灵,然后食用,叫做腊八粥 。为什么是煮熟成粥,而不是煮成干饭呢?因为蜡祭是要祷祝 , 蜡八祭祀加上祷祝就是蜡八祝,也就是腊八粥 。腊八粥谐音蜡八祝 。那么,蜡八祝为什么不写成蜡八粥而要说是腊八粥呢?即:蜡为什么变成腊呢?因为年终十二月祭献神灵用的蔬果谷物等全都是干物 。一年中收成的蔬果谷物等放置到年终十二月,当然全都变成干物了,而干物称腊 。所以 , 用干物蔬果煮成的蜡八祭祀之粥,就被称为腊八粥了 。这里的八是祀八神的意思,并不是指八种蔬果 。关于干物称腊 。干物在天子家中归腊人掌管 。《周礼·天官·腊人》说:“腊人掌干物 。”郑玄《注》说:“腊 , 小物全干 。”所以是干物称腊 。蜡祭是用蔬果干物煮熟成粥作祭品 。所以,蜡祭又被称作腊祭 。即蜡祭也称腊祭,蜡八也称腊八 。这里的腊是指干物的意思,还没有和十二月连系在一起 。但腊祭是在十二月进行的,其含义已经和十二月靠近了 。
4. 腊祭之日――――腊日
腊祭之日是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进行的 。那么,是在农历每年十二月的哪一天进行呢?《说文Ÿ肉部》说:“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 。”《本草纲目Ÿ水部》说:“冬至后第三戍为腊” 。即:腊祭是在农历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进行的 。该日称为腊祭日 , 简称腊日 。既然农历每年的年终十二月为腊祭之月,则腊日应该都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内 。《史记正义》说:“十二月,腊日也 。”可是 , 冬至在我国的农历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 。因而,使得冬至后第三个戍日腊日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 , 有时也会落到下一年的正月里去 。这就不符合农历每年十二月进行腊祭的规定了 。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腊祭的日子固定在农历每年十二月里的某一天 。究竟是那一天呢?既然每年天子的腊祭称为天子大蜡八(祭祀八农神八谷星),蜡八也称腊八 。那么,就将每年腊祭的日子腊日定为农历每年十二月初八日而被正式确定下来 。《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 。”该日是一个固定的日子,始终在十二月里而不会改变 , 符合“十二月,腊日也”的规定 。
5. 腊祭之月——腊月
用干物祭祀神灵叫腊祭,腊祭之月叫腊月 。这里的腊字是干物的意思 , 并不是月份名称 。在《说文》所说的:“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的年代,腊祭的日子有时是在年终的十二月,有时是在下一年的一月里 。即腊祭之月的腊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月份 。有时十二月为腊月 , 有时下一年的一月为腊月 。这里的腊月是指腊祭之月的意思,也不是指月份名称 。后来将腊祭的日子定在农历每年十二月初八日 。于是,腊祭之月就固定在每年的十二月 。在此情况下,腊祭之月的腊月,就固定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了 。这里的腊月虽然是固定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 , 但还是腊祭之月的意思,并不是月份名称 。腊音拉(là) , 我国古代十二月祭名,称为腊祭 。
6. 腊月名称的确定
天子大蜡八,我国古代天子国君每年的年终之时,都要用干物祭祀农神,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作为天子的秦始皇也要在每年的年终之时,用干物进行腊祭 。腊祭是在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进行的,而且是用干物,干物称腊 。于是,秦始皇就将腊祭之月的十二月正式定名为腊月而被确定下来 。即:十二月称腊月 。这里的腊月是月份名称,腊祭之月的含义已不明确 , 干物的意思则就更荡然无存了 。
7. 腊八粥的由来
由于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 。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 。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 。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 。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 。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 。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 。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祝与粥同音,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 。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含义是用干物煮粥,敬献农神,进行祷祝,祈求保佑,以庆丰收 。
关于腊八粥的内容和做法,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Ÿ腊八粥》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等,以作点染 。”
;
传统节日腊八的来历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5、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什么端午节,春节,元宵节,腊八节等等,每一个不同的节日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和习惯,正是因为这些多样的节日才凑成了我们多彩的中国 。就拿腊八节来讲,也就是我们说的十二月初八,也是有自己特定的习俗的 。而腊八节的由来也有很多的说法,还记得以前小的时候奶奶经常给自己将关于腊八节的故事 。
一:腊八的由来 。
关于腊八的说法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传说给节日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还记得奶奶讲过,当时朱元璋还没有上位的时候,被关在牢里面,饥寒交迫之下只能自己找吃的 。找了好久才找出一些黄豆,稻谷,小麦等食物,全部放在一起煮,就这样帮助自己活了下去 。成为皇帝之后的朱元璋就将那天定为腊八节 。
二:腊八要吃腊八粥 。
正所谓腊八节就要吃腊八粥,当年朱元璋巧合之下做出了腊八粥,之后在节日吃腊八粥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而之后的腊八粥做得更加精美,里面会放一些五谷杂粮,经过小火慢炖 , 腊八粥的香气就出来了,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
三:过了腊八就是年 。
在腊八节还有一句这样的俗语那就是“小孩小孩你别闹,过了腊八就是年”,只要腊八一过 , 那也就意味着春节离我们不远了 。还记得小的时候是非常期待过年的,年味也非常的浓郁,对于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都会非常认真的对待 。
在以前的时候腊八这天大家还会去山上捕猎或者是找一下吃的,毕竟临近年关都比较的闲,为了准备过年所需的东西 , 就会出去置办一些年货,以祈祷能够过一个好年 。
腊八节是起源于明朝 , 因为那个时候朱元璋落入监狱,冬天的天气非常寒冷,也没有任何吃的朱元璋从老鼠洞里找到了五谷杂粮 , 熬粥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因为那一天也是腊月初八 , 所以就有了腊八节 。
在先秦时期人们会在腊八这一天祭祀祖先祈求来年的丰收,也是为了让来年过的更幸福,所以才会有这个节日,慢慢的也就遗传了下来 。
相传朱元璋在入狱的时候,老鼠带来了五谷杂粮,朱元璋为了纪念这一天规定以后的每年这天都喝粥 。
起源于佛教,这是为了纪念佛祖成道之日,所以才会选择吃腊八粥,通过这种方式纪念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