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薄命_诗词 红颜薄命的诗词

红颜薄命_诗词 红颜薄命的诗词

形容古代美女红颜薄命的诗句1.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回《妖魔宝放烟沙火,悟空计盗紫金铃》中说:“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P537,岳麓书社1987年版) 。
2.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
” 又:安徽灵壁虞姬墓联,为倪元璐 所做:“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
”3.安徽灵壁虞姬墓联,为倪元璐 所做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
墓联横联为 巾帼英雄倪元璐(1593-1644) 字汝玉,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 。
进士...行距宽疏,注重节奏变化,书法以气骨见长 。
有关红颜的诗句描写红颜薄命什么的,都可以1.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回《妖魔宝放烟沙火,悟空计盗紫金铃》中说:“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P537,岳麓书社1987年版) 。
2.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
” 又:安徽灵壁虞姬墓联,为倪元璐 所做:“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
”3.安徽灵壁虞姬墓联,为倪元璐 所做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
墓联横联为 巾帼英雄倪元璐(1593-1644) 字汝玉,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 。
进士...行距宽疏,注重节奏变化,书法以气骨见长 。
...
有关王昭君的诗词历代咏王昭君的诗歌赏析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 。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
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 。
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 。
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之 。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
上按图以昭君行 。
及去,召见昭君貌为后宫第一,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
帝见大惊,悔之,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故不复更人 。
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
昭君嫁到匈奴 。
生二子 。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 。
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 。
不料汉成帝竟下诏令其“从胡俗” 。
而当时胡俗是“子烝其母”,她只好嫁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又生了儿女 。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 。
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
——李白《王昭君》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其二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 。
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 。
`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
----刘长卿《王昭君歌》感叹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结果酿成自身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