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的来历和含义,“年的故事”的由来

1、“年的故事”的由来最初的“年”含意来自农业 , 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
另一种传说是:“年”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兽长年深居海底 , 每到除夕 , 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 , 逃往深山 , 以躲避“年”的伤害 。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一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 。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 。
只见当天,白发老人身穿红衣,在屋门上贴红对联,在屋外放着鞭炮,敲锣打鼓,年兽便逃跑了 。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敲锣打鼓 。
扩展链接:
传统春节习俗: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成一派 。但是 , 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 , 福字,新衣服 , 过年期间的食品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
2、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 , 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 , 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 。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 , 灶神信仰都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
3、扫尘
新年前夕“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 , 疏浚明渠暗沟 。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千百年来 ,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 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 , 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
5、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 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 , 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
“福”字指福气、福运 ,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倒(到)” 。
6、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农历除夕晚餐 。年夜饭来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礼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 , 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
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 。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
7、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 , 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 , 据说如此照岁之后 , 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
8、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
9、年例
年例,是最古老的习俗之一 , 由上古丰收祭祀演变而来 。其主要礼俗内容是敬神、游神、摆醮、祭礼社稷,主旨是酬谢神恩,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 。
10、拜岁
岁首拜祭岁神、迎春接福 , 拜岁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最悠久的传统风俗之一 。在辞旧迎新之际,都要感德神灵,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所以人们总要举行祭祀仪式 , 感恩追始,祈福 。
时至今日,春节祭祀依然是春节的主要内容之一,神灵(祖先)祭祀与家族伦理是春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 。
11、拜年
拜年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年节文化传统,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
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
12、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 。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春节
“年的故事”的由来:
有关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 , 有一个叫“年”的妖怪,经常骚乱百姓 , 杀人放火 , 无恶不做 。百姓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够侵杀它 。就在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准备举家外迁的时候 。
有一壮士出现了 , 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年”同归于?。曰坏冒傩盏陌簿永忠?。后来 , 壮士在“年”经常出没的地方与“年”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最后,“年”被杀死,壮士也不幸牺牲 。
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壮士,祝贺获得新生,便在“年”被杀死的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的庆祝活动 , 而且燃放鞭炮,张贴门神对联以驱赶邪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 流传下来,此后 , 人类便有了“过年”之说 。 
过年是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 , 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
扩展资料: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其实,年和 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 。
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 , 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 ,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 , 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 , 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 。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兽
年的传说的故事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 , 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 , 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 , 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 , 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 , 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年的传说的故事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 , 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 , 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 , 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 , 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 , 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年例的来历和含义,“年的故事”的由来

文章插图
2、关于茂名地区的年例起源于何时?在茂名市的电白、高州、化州、茂南、茂港及近邻吴川等地的农村,至今仍沿袭着一种奇特的民间文化习俗——做“年例” 。当地人把做“年例”看得比过年更重要,过年可以单间点,做“年例”则不能马虎,必须大操大办,热热闹闹 , 让亲戚朋友大吃大喝一餐 。“年例”的时间各地不同 , 主要集中在过完旧历年(春节)的农历正月份,但在整个地区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12月30日都有过“年例”的 。什么时候过“年例”,是由各地宗族的先人早已固定的 。做“年例”的民间习俗 , 在岭南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它驱使着我们去追根溯源其文化与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冼太夫人的联系 。一、“年例”大于“年” “年例”它与传统的过年一样非常热闹、喜气,不同的是当地人把它看着大于过年 。做“年例”中其文化内涵不知不觉地深深印刻在当地百姓的心底 , 那就是冼太夫人文化 。民以食为天,“年例”的那一天家家都把宰好的猪和杀好的鸡、鸭拿到广场或村门口摆出来一同展示,他们称这种形式为“摆谯” , “摆谯”是“年例”那天的第一个项目,人们一早就在自家的“摆谯”位旁等候请来的“神像”——冼太夫人塑像 。敬拜时,在浓浓的炮竹烟雾弥漫之中,可以看到敬拜的人群里不仅有老人、中年人 , 还有年轻人和小孩子们,场面非常壮观 。据说,“摆谯”一来是看一看谁家的猪肥 , 谁家的鸡、鸭大,二来也有请冼太夫人回家与大家一起过年之意 。“年例”活动,“初时是骑马、射箭、比武,以后演绎为游神,演戏 。”其中的“游神”就是把“神像”请出来,抬着在各村和城镇的大街上游行 。“游神”的习俗如果用一种迷信色彩的单纯解释是不科学的 。我们发现“年例”中“游神”的神像却总是有14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冼太夫人的雕塑造型 。“游神”时所经民宅之处鞭炮齐鸣,烟花绽放,以示敬意 。走访的时候,乡里人说 , “年例”包含有三层涵义:一是请冼太夫人沐浴、更衣 。因为冼太夫人生前每逢节日都要出来巡视,所以这一带的人们就习惯性地把她接回娘家与大家一齐吃饭过年 。吃饭时,来客无论认识与否 , 越多越好,以表示有人缘,家业兴旺的意头 。二是请冼太夫人出来游一游,看一看家乡人们生活的变化,感谢冼太夫人给自己带来的富裕 。三是今天的“游神”也是过去为抵御外来的侵犯而显示自己村落势力而演化的一种形式 。从史料中看,冼太夫人在当地一带已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年例”活动最初是由冼氏家族而兴起 。史料中说:“冼太夫人的后裔他们按皇帝当年对冯氏家族祭祀和游神时的特许口喻,可以组织12支长号,每次可连续打12下铜锣,连续燃放12声响炮 。尤其逢元宵节,冼太出游旧城时,随后队伍有几百米长 ,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 气氛热闹,情绪激扬 。” 现在这种“年例”活动的起因 , 虽说已无百姓关心,也很少人去探究它的来历 。就如同人们每年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龙舟比赛、包粽子吃,用以纪念屈原一样,这种习俗是通过长期的演化,在人们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风俗习惯 。而其演化的过程虽无史料记载,但还是有迹可查的 。由此推理,这一带的人们不仅把“年例”当作一种习俗,而且习惯性地把冼太夫人塑像奉为神像 。这不能不使人联想这种风俗习惯是经过数千年的长期演化而形成的纪念冼太夫人的一种形式 。然而,当地人把“年例”看得比过年还要重要 , 这与冼太夫人对岭南经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她的贡献对当时的岭南一带 。甚至对整个中原的局势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精神也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千里河山的岭南大地上,冼太夫人早已成为百姓心目中爱戴的偶像 , 信奉的神灵 。这就是当地人把“年例”看的比过年还要重要的因素之一,也许,这正是冼太夫人文化的一种形式 。二、“年例”中的冼太夫人 有人说:“中国的女神有两位:一位是妈祖,另一位就是冼太夫人 。”前者传说中为海上人们显灵解难的“女神”,是百姓心目中法力无边的“女神” 。而后者则是真实的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造福于百越族人民的首领——冼太夫人 。在今天岭南一带包括海南的民俗中我们不难看到人们对冼太夫人的崇敬之情,它形成的原因显然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历史上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毫霸割据、政令不行、朝廷官军屡次征剿,使得俚族长期遭受战争之苦,少年的冼太夫人在学会读书知礼的同时,也学会了打仗和谋略 。由于战争,她的父亲、史长和许多族人都死于朝廷官军的刀枪之下 。胸怀大志的冼太夫人看到的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贫穷,她看到了百越人民的渴望,看到了社会的安宁将给国家带来的是和平、强盛 , 给人民带来的是快乐和富足 。这对当时冼太夫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后人对冼太夫人敬仰的一个重要原因 。冼太夫人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长期以来,民间由于对冼太夫人的怀念、崇敬,在各地建造的冼太庙中 , 已形成一套‘初一、十五拜冼太,困忧求冼太,小孙契冼太,夫妻不和求冼太,诞辰祀冼太’的习俗 。” 史料记有这样的故事:“时高凉有大姓冼氏,世为俚族首领,统部落10余万家 。冼氏有女名冼英,自幼便有谋略,善于抚循部众,远近闻名 。冯融便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娶冼英为妻 。”冼英就是后来人称的冼太夫人 。朝延官员冯宝乃汉族人 , 为使政令在远离朝廷的岭南得以顺利推行,汉、俚两家联姻了 。这不仅使汉、俚民族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也促进了汉文化得以迅速传播于岭南一带,从而汉、俚文化得以交融,也使得以高凉郡治地为中心的岭南一带成为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白话文化已成为岭南文化的主流 。在《隋朝全传》一书中就记载有“千祈”一词,白话的“千祈”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千万”一词 。白话文化与古时汉文化的交融,说明了冼太夫人不仅为维护国家统一,而且在吸纳中原文化 , 发展白话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努力,难怪有“白话文化就是冼太夫人文化”之说 。梁朝太建二年(570年),因冼太夫人平定广州剌史欧阳纥叛乱有功,被陈宣帝封为中郎将石龙夫人、高凉郡太夫人(见《北史·谯国夫人冼氏传》),后人称石龙太夫人,这也是她第一个封号 。“年例”时与传统的过年一样,也有搭彩车、挂彩旗、舞狮耍龙、看大戏等民间形式 。但样式上还是有所区别,彩车的队伍很有特色 , 队伍中有人行队伍,车上车下虽说都少不了人们敬奉冼太夫人的人物造型,造型中不仅有冼太夫人的雕塑像,也还有生动活泼的孩童扮装成冼太夫人的造型 , 当地人称这种形式为“飘色” 。他们都被高高地举在空中 , 在游客队伍中走过来两边挤满围看人群的整条街道,热闹场面总是依旧 。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多数人都会按时赶回乡里参加“年例”活动,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当年的冼太夫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也看出如今的人们对冼太夫人的敬仰,冼太夫人文化现象一直来都是民间习俗“年例”的一道奇特景观 。冼太夫人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神” 。至今保留下来始建于唐代高凉山的冼太夫人庙仍有“诚敬夫人人诚敬,高凉郡主主高凉”的对联 。它既概括了冼太夫人的身份,又表达了人们对冼太夫人的尊敬 。“年例”期间 , 各地方都会邀请醒狮队、舞龙队,同时还有大、小戏班前来助兴演出 。特别一提的是小戏班很有特点,从舞台、灯光、音响到演员的念、做、打、唱均由一人操之玩活的一台戏,可称得上是最小的演出单位了 。当地人称“鬼仔戏”,又称“单人木偶戏” 。从明、清时期到现在,这种难怪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 至今她仍为我们后辈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冼太夫人文化,不仅是茂名乃至岭南包括海南的文化,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三、“年例”与时间 “年例”的时间各有不同,这在我国的民俗节日中还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习俗 。这里的“年例”与传统的过年有着同样祈福和祝福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各县(市)、镇、村过“年例”从大年初一至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都各不同的时间,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也是与冼太夫人有关系的 。民间为纪念冼太夫人而举办的“年例”有迹象可查:今电白山兜一带,在旧社会里一直以农历正月十七日为冼太夫人忌日 。高州则以正月十八日 。此外,道光《电白县志》记有:电白霞洞镇过去也有一个“年例”叫“十七把人看” 。即在“正月十七日”来纪念冼太夫人 。每年正月从十六至十九日在“看人坡”(书写作“汉人坡”)按时举行 。这里是一块纵横约三里面积的平原地貌,唐时是冼太夫人孙辈聚居的村庄,一年中有两次“年例” , 一次是冼太夫人的生日,一次是冼太夫人的卒日,与“县志”中记载冼太夫人每逢元宵节出游的习惯和冼太夫人的忌日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见当地人把“年例”视为“元宵节”也是有它的演化痕迹可寻的 。冼太夫人的后裔在今茂南、高州、电白一带都留有居住的遗迹,由此可见,当时的冼太夫人看望、教导孙辈们和百姓的一些重大日子 , 成了后裔纪念冼太夫人不同日子的演化经历 。不仅如此,冼太夫人不仅是百越族也是今天人们崇拜的偶像,为了纪念冼太夫人和她的功德 , 各村的“年例”自然也就在民间有了各自的“年例”时间 。然而 , 最初的“年例”形式与现今的“年例”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是时代的变革,风俗的融化 , 所逐渐形成的现在习俗“年例”的风格样式 。
求采纳
年例的来历和含义,“年的故事”的由来

文章插图
3、有没人知道年例的来历?知道的说说万年历的起源
相传 , 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 。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 , 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 , 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 。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 , 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 。天长日久 , 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 , 使他很苦恼 。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 。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 。万年知道后 , 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 , 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 。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 , 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 。
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 。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 。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 。于是 , 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 。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 , 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 。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 。祖乙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 , 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 。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 , 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 。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 , 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 。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
年例的来历和含义,“年的故事”的由来

文章插图
4、粤西地区的年例习俗的来历关于年历的来源有以下几个传说:
一说:相传,湛江的“年例”也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 。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 , 过年和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庆祝丰收、祈祷祭祀日子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
一说:它实际上是元宵节、庙会、湛江等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 。
一说:年例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 。年例活动由冼氏家族祭祀祈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 。
年例的来历和含义,“年的故事”的由来

文章插图
5、粤西年例的历史由来?关于年例的形成,能够找到的资料确实不多,只能从现存的资料中加上推理来获取一点线索,无非三种可能性:1.粤西的先民从中原带过来 2.古代粤西原著民的节日,被后来迁移入粤的先民吸收 3.粤西的先民搬迁过来定居后发展而来的节日 。
我们先看第一种可能性 , 倘若先民从中原带过来,那么在中国其他地方应该都有年例的习俗,或者说影子 。但不用说其他地方,就连血脉关系最为亲近的莆田和吉安,都丝毫找不到年例的痕迹 。于是第一种可能性排除了 。第二种可能粤西原住民的节日,我们通过跟踪原著民的线索也可以推翻 , 粤西的原著民是俚族,自从先民中原入粤 , 俚民进入海南或者广西成为当地的少数民族或者更遥远的越南,但无论是海南、广西还是越南也找不到年例的痕迹,所以第二种可能性排除 。只存在第三种可能,先民入粤后发展成为的节日,所以才能形成很强的地方性色彩 。
一说:相传粤西的“年例”是由道教上元节(民间元宵节)衍化而来 。自汉唐以来,北方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其习俗与本地习俗庆祝丰收、祈祷祭祀相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
一说:它是上元节、庙会、粤西地方各村村民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 。
其实粤西年例就是指广东省西部地区(如汕头、汕尾、韶关等)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 。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庙会、舞龙舞狮、火把节等 , 是当地居民展现文化传统和社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
"粤西年例" (Yuexi Year-Custom) 是指中国广东省粤西地区的传统年俗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在那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这些年俗在当地一直流传至今,并被当代人保存下来 。
【年例的来历和含义,“年的故事”的由来】粤西年例指的是广东西部地区的年俗 。关于其历史由来,目前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能确切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