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菊字的诗词 有关菊花的诗词( 二 )

湘云(枕霞旧友) 菊 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
黛玉(潇湘妃子) 菊 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
探春(蕉下客) 残 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
菊 (晋)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
复愁 (唐)杜甫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
疏影.菊影 (清)陈克勤 秋无寻处,认碎阴满地,还共秋住 。
寄韵篱根,摇月笼云,也是萧疏风趣 。
有人斜倚阑杆角,荡一片、伤秋情绪 。
怅十分、瘦尽秋容,化出倩魂如许 。
幸未飘零迟暮 。
更重阳节尽,减尽风雨 。
画不分明,叠叠重重,横卧晚凉庭宇 。
西风冷梦吹难醒,但暗地乱蛩烟语 。
待殷勤、为唤宵灯,移上素屏看取 。
墨菊 (元)胡布 彭泽归来日,缁尘点素衣 。
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
桃花菊 (元)王恽 泪洒明妃寄露葩,换根非为贮丹砂 。
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 。
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 。
九秋霜露无情甚,时约行云护彩霞 。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
韩今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 。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东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
秋菊 (唐)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
金翘徒可泛,玉斗竟谁同?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唐)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 。
莹净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
仙人披雪氅,素女厌红妆 。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
西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
桂丛渐并发,梅蕊妒先芳 。
一入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黄花 (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
二色菊 (清) 程先贞 黄衣彼美人,余有紫衣副 。
不比炫春葩,姚魏敌门户 。
有菊花的诗句菊花诗词欣赏 《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菊(6张) 此花开尽更无花 。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 。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
”“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 。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
”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 。
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
——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 。
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 。
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 。
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
”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
”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