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先从谁的读起 诗词写作必读( 三 )


三评:文章语言优美、流畅,充分写了自己对诗对诗趣的理解,较深刻,好 。
四评:本文写的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如同微风细雨大量引用诗句,通过诗句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章显得有深度,有厚度 。
但扬扬洒洒成文千字,形式上略显松散 。
另外结尾一句感觉欠佳,作者文章数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却更显细腻,最后,作者应加强书写 。
(作者为宝鸡中学2003届7班学生,评语为本班同学所作)
关于读书的古诗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饮 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