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看破红尘诗词 看破红尘的诗词( 二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
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 。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
《送别》以短短的一首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 。
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 。
《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 。
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
...
佛家说要记得行善.但是中国自古以孝为先,无后为不孝.出家人看破红...出家并非无情抛弃了父母,而是看破世间万物本无常,因而誓愿斩断一切情欲从而了悟真理 。
百善孝为先,这是诸佛所教!也是人伦纲常所不可或缺之德行 。
出家了,并没有忘却父母情,而是以大行去回报父母之恩;何为大行?1.修诸功德,回向父母2.时刻不忘父母恩,并将天下一切男女视为父母尊长;同体大悲 。
如此现世父母必获无量福德 。
3.出家人了悟佛理,不少得道者虽超脱世间然不忘父母恩,对父母行跪拜大礼以叩谢重恩4.佛陀留有经典《父母恩重难报经》其间详述父母十大恩难报,难报也得报;释迦牟尼佛曾了悟佛道,成就正果,然闻父母辞世消息,亦是悲恸不已,并亲自为父抬棺以表孝道 。
对父母亦以佛法超渡;值得一提的是,其母逝后,世尊尚赴天宫为母说法,堪为世人表孝之楷模 。
因而,出家并非无情抛弃了父母,虽则舍弃了只拘束于形体执著的小爱,但以培积福德的大爱去回报父母,让父母罪业消除,身心安康,临终亦可超生善道;勤心修道者,功德皆回向了父母,父母的福报是非常大的,此外还能先亡得度,眷属安康 。
这是世间凡夫所不能理解与看到的 。
与某些在家者不懂得行善积德,成天只知钩心斗角、玩弄心机,如此辈者,纵使时刻能满足父母的物欲需求,然这不是真孝,因为一旦父母去世,在世间若无行善积德,必堕地狱或恶道受尽苦痛,在世的儿女看得到这些吗?这时候所谓的孝心去了哪里?这些都是凡夫所难以理解的啊 。

【佛教看破红尘诗词 看破红尘的诗词】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