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领导无能的诗词 暗指领导无能的诗词( 三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清】 纳兰性德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清】 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
表达“感谢领导”的古诗词有哪些?1、《答武陵太守》 唐 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
曾为大梁客,不忘信陵恩 。
2、《答武陵太守》释义:⑴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 。
作者以诗相谢 。
答:回话,回复,回信 。
⑵微躯:指自己微贱的身躯,作者自谦之词 。
⑶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
大梁客即指信陵君的门客,犹指侯赢,此处代指诗人自己 。
⑷信陵:地名,今河南宁陵 。
在这里代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
信陵君曾养食客三千人,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 。
信陵恩即指信陵君礼贤下士,此处代指武陵太守对作者的恩惠 。
3、译文: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
4、作品赏析古时“答”是一种敬称 。
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 。
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 。
前一句是告辞,说明自己的去向;后一句就是表达对太守的谢意和尊敬,或者说是感激和忠实 。
从文采修辞上讲,诗中用典故表露自己的心意 。
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 。
魏国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信陵君,他既是有才能的霸主,又是广纳贤才的爱才之君,因此门客们都很愿意为信陵君效力 。
诗中的大梁客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后面的“信陵恩”比得是田太守对他的恩德 。
有些评诗的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此体中才与学俱无用也 。
五绝,仙鬼胜于儿童子女,儿童子女胜于文人学士,梦境所作胜于醒时 。
”意思是用贤德先人的典故来做五言绝句的素材最能发挥五言诗的长处,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五言绝句 。
《答武陵太守》中就用典故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意,仔细想想确实将忠心委婉妥当得表示了出来,不流于轻浮,读起来也不会使人觉得仅仅是泛泛而言,没有诚意 。
对于表示感情,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
在此诗中,诗人一腔侠义之情再现得淋漓尽致,透过没有任何“形似之言”的四个短句,读者可以看到颇有英雄豪气的诗人形象 。
诗人借用信陵君的典故,直抒胸臆,有直接撼动人心的力量 。
5、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 。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
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 。
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 。
三年后北归 。
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
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
有《王昌龄集》 。
表达"对领导感激"的诗词有哪些?古代表达"对领导感激"的诗词不多,只有: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
曾为大梁客,不忘信陵恩 。
——《答武陵太守》唐朝 王昌龄其他表达感激的诗词: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