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诗词 游开头的诗词( 三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 。
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 。
因此,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
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二十说陆游这首七律“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 。
从诗的结构来看,这是符合实际的 。
诗人运用凝练的笔触,全篇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不仅写得层次分明,而且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 。
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
“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 。
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 。
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 。
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 。
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
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 。
”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
时代接近于陆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① 。
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 。
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
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
《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不独善写难状之景 。
”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 。
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 。
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 。
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
“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 。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 。
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 。
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
形容“旅游”的诗句有哪些?1. 西湖雨后,绿波两岸平拍 。
—— 程必《念奴娇(忆先庐春山之胜)》 2. 西湖岂忆相思苦 。
——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3. 西湖依旧流 。
—— 佚名《长相思·去年秋》 4.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 。
——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5.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 周德清《【中吕】满庭芳_看岳王传披》 6.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 。
—— 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 7.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
—— 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 8.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 。
—— 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9. 雪点前滩鹭,锦鳞活水鱼,心却西湖 。
—— 张可久《【双调】湘妃怨_乐闲吹箫按》 10. 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 。
—— 严公弼《题汉州西湖》 11. 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
—— 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12. 记轻别西湖,笑离南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