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诗词 游开头的诗词( 六 )


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 。
登慈恩寺塔 杨玢 紫云楼下曲江平,鸦噪残阳麦陇青 。
莫上慈恩最高处,不堪看又不堪听 。
题慈恩塔 荆叔 汉国山河在,秦陵草树深 。
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 。
吊双泉大师真塔 齐己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
福州神光寺塔 周朴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
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 。
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
福州开元寺塔 周朴 开元寺里七重塔,遥对方山影拟齐 。
杂俗人看离世界,孤高僧上觉天低 。
唯堪片片紫霞映,不与蒙蒙白雾迷 。
心若无私罗汉在,参差免向日虹西 。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阿育王塔 朱存 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 。
金棺舍利藏何处...
找写桥的诗词.....................桥的诗: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
” 宋之问(?-713?)为初唐著名诗人,中宗时(684)为越州长史,饱览越中风光 。
宋之问的《游云门寺》写到了云门石桥的情景:“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 。
龛依大禹穴,楼依少微星 。
......虹桥转翠屏” 。
李绅(772-856),唐大诗人,大和七年(833)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
《灵汜桥》是一首完整的咏桥诗,诗曰:“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
” 华镇(约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诗人,又名华安仁,会稽人 。
《还珠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
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
” 陆游(1125-1210),山阴人 。
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 。
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 云门草堂” 。
《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
”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 。
《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
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有十几首写绍兴的柳桥,如:《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 。
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柳桥秋夕》:“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 。
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 。
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 。
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
”《柳桥秋夜》:“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 。
”《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 。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
”《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 。
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
”《独行,过柳桥而归》:“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 。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 。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
” 陆游还写了绍兴其他许多桥,如:《题跨湖桥下酒家》:“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 。
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 。
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 。
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 。
”《泊舟湖桥酒楼下》:“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 。
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柳》:“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
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 。
”《晚归》:“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 。
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 。
”《梅市舟中作》:“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 。
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
”《暮春》:“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