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词及解析 王安石诗词( 三 )


)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 。
这句非常不错,算是比较出彩的 。
因为中国诗里写春色,一般是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主流 。
一是赞赏喜爱和眷恋的,一是哀叹惋惜和感慨的,其实也是爱春色,但就是提前担心它流走 。
王安石在这里算是别出心裁,表示“春色恼人” 。
为什么恼人呢,肯定背后有玄机啦 。
什么玄机呢,作者在诗里未点名,那我们可以根据这句来推断,肯定是有样东西,让作者觉得比欣赏“大好春色”更值得用心思记挂的 。
那是什么?——亲人 。
(不过老实说,如果真不是有这么所谓材料来记载的话,鬼知道王安石思念的是亲人啊!)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干” 。
“月移花影”,看多了很多诗词都这么写,所以搞不清谁是原创了 。
也所以这句在诗词的品鉴是属于“俗词俗句”的,但景色不错,有月有花,影动花凝 。
这句诗间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没有睡的,看着花影从庭院移到栏杆 。
夜更深沉,人却始终难眠,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思念很深啊 。
总结:诗作因为“春色恼人”一句,呈中等稍稍偏上水平 。
用的手法,都是中国诗词中惯用的含蓄、委婉等风格,使用借代、意向名词等表达手法 。
王安石 古松 诗歌鉴赏 1. 《古松》诗歌鉴赏:景诗极言画松之逼真,抒发鉴赏艺术时的感受 。
王诗表现古松的高大形象和声威气势,赞扬古松奋发向上的精神,暗喻珍视人才之意 。
⑵王诗中对“古松”作了具体的形态描摹,“森森直干”、“高入青冥”、“万壑风生”、“千山”“秋阴”,实写古松的高大、气势和声威 。
景诗对“画松”不作实在的具体形态描摹,只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印象的角度来写,虚写“画松”之神 。
2. 原文:《古松》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
3. 译文:古松枝干高耸,有八百多尺,直上青天,迥然超出众木 。
山壑间夜风吹拂传来松涛阵阵,月冷千山,罥挂秋季的阴云 。
哪里是凭借粪土的栽培,自是靠天地造化的神功仁德 。
要是国家朝廷宗庙缺少良材,就当被取用,只是没有优良的工匠就不要砍伐它啊 。
王安石的《石榴》全诗与解析1、咏石榴花 作者:王安石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
2、解析: 在万绿丛中看到一朵火红的石榴花,觉得美丽如春的景色不须要许多,有此一点,便觉得心旷神怡了 。
五月时,百花均已凋谢,嫩绿的树叶也变得浓郁苍翠 。
此时,火红的石榴花开了,红绿映衬,自然显得分外妍丽 。
现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即是由此演化而来 。
以此二句赞美石榴花,或形容有突出才能的人(带有戏谑性),均可以 。
3、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
世人又称王荆公 。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
古诗赏析.王安石的.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1 积 繁 此联写近景,从小径如茵的碧草推移到山中烂漫的繁花.2 颔联由近及远,展现河流与村落.颈联却陡然转平,言静中鸡鸣,荒地犬吠.此联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山村的恬静和村民生活的安详.3 结句“疑是武陵源”与前面的写景意脉连贯,抒发了诗人对桃花源生活的一片向往之情.
陶渊明的诗词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赏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