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人与书籍》读后感摘抄( 五 )


都说读书可以拓展一个人的视野 , 的确 , 读书 , 让我在自我怀疑、否定中脱离了出来 。当我在社会的生活中迷茫时 , 我总是在想起那本书里的内容 , 《有度 , 瑞典人为什么自在》 。瑞典的教育、医疗、养老、企业、家庭观念 , 在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 。以家庭为重的社会风气、以人为本的教育、社会企业个人极高的环保意识、重视和自然的接触 。这本经产让我在困惑时会想起的书 , 让我发现 , 有些事 , 我的确没有错 。
以前 , 有个故事 , 是讲一个西部落后地区 , 家里生了好多孩子 , 小孩子不读书都去放牛的故事 。“你长大了做什么?”“结婚、生娃!”“然后呢?”“娃娃再结婚、生娃!”在大家无尽的嘲讽中 , 国家放开三胎、同时也加大了教育的投入 。生孩子多、孩子放牛 , 似乎不是我们个人有多少能力决定的 。也许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 , 西部的落后、教育投入资金的减少 , 也是这些地区状态形成极大的原因 。只是我们无法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
前些年 , 出国旅游热的时候 , 大家都说 , “出国了 , 给中国人长点脸 , 别那么不文明、没素质 。”我一度也以自己国民的不文明感到自卑 , “如果有能力 , 我也要去欧美或日本 。做个文明人 。”然而看一下我们的GDP , 以及我们的总人口 , 就会发现 , “仓廪实而知礼节 。”给十个饿肚子的孩子 , 一块面包 , 还希望他们谦让 , 不可能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 工业革命 , 早中国100年以上 。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女人都在追求什么 , 独立 。50年代中国的女人在追求什么 , 吃饱饭 。欧美、日本的国民如果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环境 , 未必会文明到哪里去 。
读书 , 然看似闲杂的书 , 总是能戳中你心里的某个角落 。丰富你的认知、拔高你看问题的视角 。《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讲了好多的故事 , 让我着迷的 , 记忆深刻的 , 是西塞罗 。西塞罗是古罗马政治家、哲人、演说家和法学家 。看看茨威格对他的描写 , 你会惊讶 , 原来 , 世间还存在这样伟大的人 。是的 , 西塞罗是伟大的 , 他的故事能解开2000多年后 , 我一个素人的迷惑 。自古至今 , 人们都在追求自由、平等、权力 。我想想 , 他也许就是我所希望看到的带给世人快乐的快乐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