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及诗词 秦淮八艳诗词( 六 )


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 , 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 。
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 , 飞骑传送 , 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 , 然后独占云南 。
吴氏进爵云南王后 , 欲将圆圆立为正妃 , 圆圆托故辞退 , 吴三桂别娶 。
不想所娶正妃悍妒 , 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 , 圆圆遂独居别院 。
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 , 吴曾阴谋杀她 , 圆圆得悉后 , 遂乞削发为尼 , 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 , 康熙帝出兵云南 , 1681年冬昆明城破 , 吴三桂死后 , 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 , 死后葬于池侧 。
直至清末 , 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 , 池畔留有石刻诗 。
三、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 , 董小宛 , 名白 , 一字青莲 , 别号青莲女史 , 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
她聪明灵秀 , 神姿艳发 , 窈窕婵娟 , 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 。
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 。
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 , 巧与周旋 , 勇于斗争 。
而明末四才子之一冒辟疆富于才气、风流倜傥 , 两人一见钟情 。
冒辟疆容貌俊...
秦淮八艳中,谁最漂亮,谁最有才华? 最有才华的算是顾横波 , 她可称得上是多面手.据《板桥杂记》记载 , 顾横波“庄妍靓雅 , 风度超群 。
鬓发如云 , 桃花满面;弓弯纤小 , 腰支轻亚” , 她通晓文史 , 工于诗画 , 所绘山水天然秀绝 , 尤其善画兰花 , 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 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 , 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即出生较早的马湘兰 , 也是秦淮八艳之一 , 明代知名女画家 , 尤善画兰) , 而姿容胜之 , 推为南曲第一 。
(南曲 , 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又精音律 , 尝反串小生与董小宛合演《西楼记》《教子》 。
顾横波个性豪爽不羁 , 有男儿风 , 在秦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 , 时人尝以曰“眉兄”呼之 , 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 。
但较之柳 , 又多几分任性嫉俗 。
最漂亮的算是董小宛 , 她聪明灵秀 , 神姿艳发 , 窈窕婵娟 , 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 。
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 。
关于秦淮河的诗词? 秦 淮 河 烟笼寒水月笼纱 ,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河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金陵烟雨中的秦淮河 。
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 , 秦淮河畔 , 六朝烟雨中 。
秦淮河 , 是多年来梦中一道纤柔的身形 。
不同于“软泥上的青荇 , 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的风姿 , 秦淮河是内敛的 , 连岸边的水草 , 也是怯怯地摇曳 。
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娇柔的女子的影响吧 。
古时的气息 , 在秦淮河的心底 , 不曾褪色 。
烟笼寒水月笼纱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据说 , 秦淮河 , 夜景是最迷人的部分 。
见识过那灯火辉映的河面 , 迷人则已 , 却觉得它失了本来颜色 。
秦淮河合该是纤柔的 。
留下过秦淮八艳的影迹 , 又怎么会不沾染上她们的气息 。
写“李香君”的诗词有哪些?号“香扇坠” , 原姓吴 , 中国明代苏州人 , 为秣陵教坊名妓 , 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 。
因家道败落 , 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 , 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 。
她歌喉圆润 , 但不轻易与人歌唱 , 我思古代美人 , 不至出甚乱子 ,  香风青楼满面来 。
君臣不及一商女 , 兄妹三人 , 有两位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