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象大全 诗歌意象大全( 二 )


/但闻子规啼月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6、舟 。
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 。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7、春 。
古诗中的意象很丰富 。
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 。
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 。
8、秋 。
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 。
例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有中国古代诗词中各种景物表达的意象大全吗 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明月、清风、细雨、微草、 雪、江河、落叶、天、鸟、鹅、马、菊、雾、霜、冰、战场、草原、烛、桥 补充:杨柳: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
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 。
”由于“桥”“留”二字谐音,故经常以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
又由于“杨柳”多种于檐前屋后,故常作故乡的象征 。
如“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牵挂.从杨柳自身柳絮飘忽不定的特点,又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
燕子: 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词人以“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孤独相思之苦油然而生 。
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坦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
流水: 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
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又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花红易衰似侬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等,都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典范 。
月亮: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
明月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边塞》)的悲壮雄浑 。
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
此外,月亮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意,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宋代吕本中的词《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
” 梅花: 迎寒早开,美丽脱俗,诗词中梅花常常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 。
梅花诗中最著名的莫如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还有南宋诗人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暗蕴,意味深长 。
它的另一首:“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描绘了诗人踏雪赏梅赋诗的情景,可见诗人的旷远逸致,别有一番高雅情趣 。
诗人谢枋《武夷山中》诗云:“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
”以深山中梅花高洁超尘的形态,象征诗人自己不随俗浮沉的崇高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