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生无的思想是什么,谈谈老子的有无思想

1、谈谈老子的有无思想老子认为 , 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 。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 。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 , 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 。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 。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 , 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欢杂谝桓龉叶裕?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 。总体来说,就是无为而治
有无之相唯心,心之所向无中生有,无欲之所,视若无睹!
老子的有无思想就是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致虚极,守静笃

道家有生无的思想是什么,谈谈老子的有无思想

文章插图
2、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 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 , 事少而功多 。
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
拓展资料:
春秋时期 , 老子 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 。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 , 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
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
道家以"道"为核心 , 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        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 。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
东汉末年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
权威链接:
网页链接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要干预事物的发展,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他们认为人应该以谦虚的态度面对一切事物 , 不应过度追求名利,同时也要认识到事物之间的非对立统一的关系 。
无为而治:道家主张不要干涉、不要去影响事物的发展,而是要让事物自然地发展 。因此,他们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不干预 。
谦抑:道家认为人应该谦虚、抑制自我,不要过于追求名利,不要过于自我表现,要以平常心看待一切事物 。
非对立统一:道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如阴阳、善恶等 。他们强调这两个方面是互相依存、互为表里的 , 不能简单地用对立的二元性看待它们 , 而应该用“非对立统一”来理解它们的关系 。
道家有生无的思想是什么,谈谈老子的有无思想

文章插图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的哲理是什么?这一章在全篇中文字最少,只有两句话21个字,但言简意赅、含义深刻 。本章中“反者道之动 , 弱者道之用”是老子最精辟、最光辉、最造福人类历史的独家思想 。国学经典 世界哲学 道家思想 传统文化 老子经典著作
首先,老子的《道德经》是揭示宇宙生命整体,即明“道”的经文 。所谓哲学 , 是西方近代的概念,当然,也可以把老子的话理解成哲理之意 。
此句经文的直译:走向反回是道的运动,柔弱谦下是道的效用 , 天下万物生成于有,有源生于无 。
引申哲理便是 , 万物万物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无中生有的 。
比如,我们出“生”,随即向生的反向,即“死”的方向发展 。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心柔谦下顺应这种法则 。这里便引申出生命的积极意义,明知道将死,却逆水行舟,尊道贵德激发生命动力 。生身由父母结合“无中生有”,推而广之,人类或一切万物均源生于“道”之无 。
事物反向,无中生有,不能看作消极 。恰恰相反更应觉悟其中积极的生命道理 。
正反之间的转变,正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的因势利导,正是道的力量所致 。天下的万物都是生于实体,而实有的物体又出自于虚无的道 。其实这些话是通过几个方面说明了老子对于道(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的辩证思想
道家有生无的思想是什么,谈谈老子的有无思想

文章插图
4、道家的基本思想体系是什么?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中期的老子,反映老子思想的著作是战国时人编纂的《道德经》 。老子首先提出了“道”的概念,他还认为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相反相成” , 可以互相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家学派在战国中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的《庄子》一书发展了道家学说 。道家的思想体系十分博大,但主要是“道为万物本源”的观点和“清静无为”的观点 。道家的“道”是一个很玄妙的概念,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无就是道 。道家的无为观对后世也影响很大,有的用它来规劝那些好大喜功、挥霍民力的统治者,有的把它作为清高无为、孤芳自赏的精神支柱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老庄著作及《伊尹》《鬻子》等先秦道家著作34种 。
道家有生无的思想是什么,谈谈老子的有无思想

文章插图
5、道家提倡的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怎样理解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理解途径应有以下几点:
(1)它不否定众缘生法,若是否定众缘生法,空就不能建立 。当体即空就是在因缘生法中见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并不能分离 。
(2)你专讲“有”难免有常见 , 专讲“无”难免有断见,般若恰恰是来消灭这个断见、常见的 。远离二边,契合中道 , 为中观之见 。
(3)不管精神还是物质都是一样的,精神物质是一体 。讲到法性它是不变 , 讲到心它就是动的 , 它就有体,有它的作用 。
(4)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 。见法性要知因缘,知因缘就能见法性,见法性就等于见到如来法身 。
【道家有生无的思想是什么,谈谈老子的有无思想】道德经第一章就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无化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