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望洋兴叹“的故事及寓意( 二 )


望洋兴叹什么意思: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兴叹(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 。该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成语出处: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 ,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后人根据上述文献中的“望洋向若而叹”提炼出成语“望洋兴叹” 。
秋天按时到来,千百条河川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的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的外形 。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欣然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 。他顺着水流向东走 , 到了北海(今为渤海) 。
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流的尽头 。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 。’
这正是说我呀 。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 。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面前,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
翻译: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 , 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 , 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 。
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 , 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