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 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 , 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 , 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 。天维建元 , 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 , 运之以斗,月徙一辰 , 复返其所,正月指寅 , 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 , 终而复始” 。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艮 , 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故 , 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 , 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 。北斗星循环旋转 , 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 。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 。清明这一节气 , 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 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9-11]
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 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 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 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 。“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 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 , 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 , 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 , 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 , 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