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生平所历战斗!死于何处


常遇春生平所历战斗!死于何处

文章插图
常遇春(1330~1369年8月9日) ,汉族,字伯仁,号燕衡 。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安徽省怀远县常家 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 。宋朝南渡时常氏迁来怀远,到常遇春已经是第七世 。其父常六六,母高氏 。其妻蓝氏生有三子三女 。常遇春字伯仁,生于公元1330年(元朝至顺元年)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 貌奇体伟,勇力过人 , 猿臂善射 。23岁时,适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地农民纷纷起义 。常遇春适此啸聚绿林草泽中,跟随在一位名叫刘聚的强盗头目左右,后见刘等人实在没有出息,乃在和阳投降了朱元璋 。在回军途中病死于河北柳河川,其后裔和部署遂留在北京驻守 结寨六泉口,大战九华山
相传,常遇春率军队进驻九华山时,适逢天旱无雨,士兵饮水困难 。于是,他亲自带领将士在九华山下寻水 , 忽然在五溪桥南边挖出了六股泉水,解决了部队饮水的困难 。这六股泉水泉水是否为常遇春所发现 , 无从查考 。但是常遇春结寨六泉口,大战九华山却是千真万确的 。后人有诗可证:偏仄旁山行 , 溪流咽不呜 。何年留古砦,犹复说开平 。
大破陈友谅
据史料记载,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与另一名大将徐达率重兵镇守池州防备 。陈友谅统其兵众 , 部署袭取池州 。徐达侦悉陈友谅的行动,令常遇春率精兵万人 , 设伏于六泉口 。陈友谅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达率领守军开城出击 , 常遇春伏兵掩其后,大破陈友谅军,斩首万余,擒捉三千,陈友谅败走江州(九江) 。
这次战役不仅恢复了皖南军事要地太平县,也使汉军龟缩于武汉不敢再犯 。论功行赏常遇春功劳最大 。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
常遇春当年设伏的地方就在今天九华山的大古岭、凤凰岭一带 , 并在百丈潭前留有诗文:赤汗透征袍 , 何如孝隐高 。结庐亲冢侧,只为报劬劳 。
病卒柳河川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岁 , 就病死于柳河川 。一生为将未曾败北 。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 。死后 , 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 。当地村民为纪念常遇春智勇过人 , 还在大古岭下的在百丈潭侧建庙祭祀,当时称将军庙,庙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将军村 。该庙规模壮观,翘檐飞角,庙内塑有常将军全身像 。抗日战争中庙宇为日军焚毁 , 但村民仍保留“拜将军年”的旧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