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着什么


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着什么

文章插图
生旦净末丑中的“生”指男性角色 , “旦”指女性角色,“净”指花脸,“末”指中年以上男子,“丑”指喜剧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指戏曲表演中的五个行当,不同行当有着若干分支,并且都有着基本固定的表演人物和表演特色 。
生行是中国戏曲表演中主要行当之一,它是指净行和丑行之外的男性角色 。生行大致可以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 。生行中除了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 , 其他都是素脸 。
旦行指女性角色,分为青旦、花衫、花旦、刀马旦、武旦和老旦几种,其中青衣一般是端庄、正派的人物,而花旦是青年女性,花衫是一种集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行,老旦是老年妇女的角色,武旦是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 。
净行也被叫做花脸,这个行当因为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脸谱化妆为标志 , 性格粗犷、豪迈,这类人物表演上音色非常的宽阔、浑厚,气度恢弘,我们熟知的关羽、张飞、曹操、包拯等都是净行 。
末行一般是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大多挂须 , 末行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三种 。其中老生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末是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 。
丑行一般是指戏曲中的喜剧角色,他们一般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数情况下扮演滑稽调笑的人物 。同时,丑行也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
京剧发展: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
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 , 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 , 最终形成京剧 。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 , 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 , 武场以鼓板为主 。
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京剧戏曲里的人物角色行当分类 。
生一般是正派的中老年男子;旦指戏中的女性角色;净主要为性格比较突出的男子;丑是主要负责滑稽表演的男子 。
生行简称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
旦行简称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
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 , 故反其意为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