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元宵节 。自古元宵节的习俗也有很多~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当时明州(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 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 , 团团圆圆 。
2、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 , 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它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古时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 。元宵节赏花灯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古时的灯笼与神有关,所以,灯笼也被赋予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象征意义 。直到今天,元宵节赏花灯仍然是习俗之一 。
3、舞龙
“舞龙”又叫“耍龙灯”,也叫“龙灯舞” 。它是我国具有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 。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元宵节舞龙的习俗 。舞龙有着祈求新年风调雨顺、趋吉避凶的美好寓意 。
形式完整的舞龙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至唐宋时期 , 舞龙已经非常普遍 。“舞龙”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 。舞龙时 , 一人手持“龙珠” , 其他人则控制龙身,一般一节龙身由一个人控制 。不管龙身有多少节,每个人的动作必须要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地舞出龙的形意,舞出龙的飘逸的身形 。龙的前进方向由控制龙头的人决定 , 舞龙跟随着龙珠摆动回旋,意趣盎然 。
4、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
猜灯谜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游艺活动 。灯谜起源于西汉的隐语,后发展成为民间谜语 , 又叫“打灯谜” 。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