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统种植业全方位第三方服务,易农科技提供100%安全可追溯蔬菜


给传统种植业全方位第三方服务,易农科技提供100%安全可追溯蔬菜

文章插图
“在我的理解里,农业一定是以农产品本身作为产品的”
中国农产品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产量与品质的平衡,现状是很多农户过于注重产量而忽视质量,因而产生缺乏稳定可信的销售渠道、地头价被不断压低等问题 。有一大批企业正在着眼于农产品质量问题,运用数字农业技术进行农产品生长过程检测,生产出有品质保障、可追溯的农产品 。
近日,35斗采访了「易农 科技 」创始人董瑞芳,他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农产品面临的困境以及「易农 科技 」给出的解决策略 。在董瑞芳眼中,卖肥料、卖软件服务、做互联网都不能算做农业公司,真正的农业公司是以种植为手段,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的公司 。
【给传统种植业全方位第三方服务,易农科技提供100%安全可追溯蔬菜】
一、曾在国务院、财政部实习,从钢铁行业回归农业创业
“农业是一个‘漫长’的行业,你永远不用担心这个行业垮掉 。”
「易农 科技 」成立于2014年,为农户、政府、大型企业提供农业技术、物联网技术、基于数字化园区管理系统的软件咨询、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第三方植保等服务,最终希望向市场提供100%安全的蔬菜 。

创始人董瑞芳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被保送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 。在周围人看来,农业与董瑞芳毫无关系,但其实,他在北大上学时的经历早就埋下了日后转行到农业领域的种子 。
其实 , 农村出身的董瑞芳的每一段经历都与农业息息相关 。上学期间,他得到的两次实习机会都阴差阳错的和农业相关 。在读研二时,申请到去财政部农业司实习的机会,负责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调研;凭借研究课题申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奖学金”,得到了去国务院实习的机会,当时所在的部门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负责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等调研工作 。大量的实地调研使得他产生了一个很深刻的感受—— “农业是一个‘漫长’而重要的行业,你永远不用担心这个行业垮掉” 。中国必须要有一帮真正干农业的公司来改变生产端低效率低素质的管理方式 。
毕业后,董瑞芳进入钢铁行业,他坦言“在钢铁行业做了2年多,我就感觉这个行业不如我在干农业的时候心情那么平顺,因为我永远感觉到钢铁行业在走下坡路” 。经历了一番挣扎 , 董瑞芳决定回归农业,做自己喜欢的事 。
在入行之初,董瑞芳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束后 , 国民收入水平开始上升,劳动力价格也在不断提高,按理说农产品价格也应该随之提升 , 但实际情况就是农产品价格仍然很低 。董瑞芳认为,根本问题不在于流通环节 , 而在于生产环节,“中国没有商品化的农产品”。所谓商品化农产品最基础的要求是:通过 社会 分工和引入 科技 体系使生产端标准化 , 即对农药、化肥、生产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让生产者 , 或第三方植保,或金融机构,具有承担农产品质量违约赔偿责任的能力和义务 。如果农残超标 , 追溯到一个贫困户,让他承担全部后果,那么这种追溯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