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不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了,哪些老路行不通( 二 )


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够成熟的特征,由此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
拓展
农耕经济的早熟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促使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造句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 。但是,中国的农耕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的性格 。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 。但这种思想在战国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 中国科学技术也是如此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的社会的坚韧性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 。
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

【现在已经不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了,哪些老路行不通】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初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人束皙《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怀远 。”皆承其义,“文”“武”对举 , 文化即取“文治与教化”义 。文化原义,在中国先秦时代混同于“文明”、“文学”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 。”有三层意义:一是由语言文字象征符号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是由伦理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义;三是美善德行之义 。而“化”则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义 。
对文化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 狭义者专指文、史、哲,广义者则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论其结构,又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 。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 , 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特征、价值取向等受到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历史因素的影响 。本文要讨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对其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

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 , 气候温和,大河大陆型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 。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 ,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 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 。稳定的农业生产 ,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