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不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了,哪些老路行不通( 三 )



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 ,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
1.务实精神
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 。中国文化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 。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 。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 。”作为农耕民族的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中华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
2.爱好和平,追求和谐
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 。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民众安天乐土的生活情趣 。农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 。他们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 。《论语》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农耕民族反对敌对和冲突 。同时,因农业生产常常受天时和地理的影响,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这些都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民众爱和平、求和谐的理想 。
3.持续性与延续力
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人及以后的汉人,栖息于由大河灌溉的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自结束流动性的渔猎生活,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 。定居农业的优越性诱使他们对于土地产生一种特别执著的感情 。他们这样赞美大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汉民族养成一种“故土重迁”的习惯,所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除少数行商走贩和从事“宦游”的士子外,大多数汉人,尤其是农民,终身固着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如果没有极端严重的灾荒和战乱,一般是不愿脱离故土的 。由于人员少有迁徙,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有限,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 。这种可变性少的农耕经济,求延续、重稳定的特征,影响产生的中国文化就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延续力 。《易传》所谓“可久可大”,《老子》所谓“天长地久” , 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求“久”观念的典型表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续力是十分明显的 , 从先秦诸子到汉代经学到唐代义疏到宋明理学 , 有着一条传统的横线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