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文学修辞手法


浅析中美文学修辞手法

文章插图
中文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下:
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 , 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 , 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 , 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
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 , 起强调作用 。
而英美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大致为四类:比喻、夸张、象征、反讽 。想比喻中文文学,英美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更加直观易懂 。
语文修辞手法名称列举如下: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比拟(又名比体),衬托(分正衬、反衬) , 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反复,反问 , 反语,仿词; 呼告,互体,互文,回环 , 借代,设问,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 , 夸张 , 双关 , 用典,谐音,象征,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 。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 , 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类别) 甲像乙(特点) 出现(主体)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比喻词)出现(喻体)晓明跑的如离弦的箭 。(例句)
暗喻(类别) 甲是乙(特点) 出现(主体) 是、成为(比喻词)出现(喻体)那又浓又翠的景色 , 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例句)
借喻(类别) 甲代乙(特点) 不出现(主体) 无(比喻词) 出现(喻体)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 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