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什么意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站在正义、仁义方面 , 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 , 必然陷于孤立 。
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
原文节?。?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释义: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 , 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 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 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
扩展资料
公孙丑下一般指《孟子·公孙丑下》 , 作品《孟子》中的一篇,共分为十四章,作于战国时期 。
孟子生活的时代 , 诸侯兼并,战争频繁,人民境遇非常悲惨 。孟子同情人民 , 反对掠夺性战争,主张君主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王道”和“仁政”治国并进而统一天下 。本文正是针对此而写的一次对君主好战的讲话 , 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道”指的是孟子主张的“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了仁政,施行“仁政”就会“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 , 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
在这里,孟子通过“得道”和“失道”的后果——“多助”和“寡助”的鲜明对比 , 充分说明了人和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之后,又将“多助”和“寡助”的后果向纵深引出 , 推论出人和在统一天下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孙丑下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 战必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