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四 )


(一)“形散”——“形聚”
《墙上的斑点》 这篇小说除了主人公一人外,没有其他人物 ,  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 。小说在开始,即主人公第一次看见墙上斑点时, 便使读者开始进入她的潜意识深处,在大约四千字的文章中我们遨游在主人公纷繁复杂的意识流之中 。意识流小说便是这样一反传统的使用人物肖像、 行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描写人的意识流过程,展示其心灵世界为主来塑造手段 , 使读者很难看到类向化的物和人格 。
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无意识的想象和自由联想亦是一种非理性独白 。这样的心理过程 , 在无数毫不相关的事物间跳跃,或者说是无数个连续不断的“由此及彼”的联结 , 虽然就想象的内容而言是杂乱无章的,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想象的线索确实很有条理的 。作者就好像抓住了一根线索的线头,沿着这个线头慢慢的理出了人物想象的轨迹 。
打破时空界限 , 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按时间次序编排故情节的结构,故事叙述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和因果关系的制约 , 而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组织情节 。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上,一般表现为时间上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上的逻辑关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并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 。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在心理变化和意识的流动中,常常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彼此颠倒、交叉、相互渗透,使人物的视觉、回忆、向往三种现象交织、重叠在一起,根据“心理时间”创造出异常的结构,从而展现人的意识的跳跃、穿插的复杂性 。“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 , 具有内在的和谐性 。“那个斑点”几次将主人公拉回到现实中来 , 其结果只是让她的思想向更远方驰骋,以跳跃的方式,在“现实—幻想、现在—未来、此生—来世”之间自由跳跃,主人公的意识是一种非常自由、任意流淌的令人难以捉摸状态,却真实地表现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即时性和不可捉摸性 。
(二)“神散”——“神聚”
伍尔夫强调写主观真实 , 她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揭示人物“心理的隐曲”,要敢于“撇开一切她认为是外来的因素”,要把内心切“微尘” , “连同它的光彩,它的粗俗,它的缺乏连贯,它的闪电般突然跃现的意义”全部记载下来,即使这样写出来“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最终结局”,也不要紧,读后感《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在《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中,就突出了这一理念 , 首先,主人公的一句“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对战争的憎恨 , 接下去突然冒出一个似乎与战争无关的念头:“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 。”战争也像蜗牛那么令人憎恶、讨厌 。“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 。这是战争带来的充满忧伤、无奈的感叹 。“到底为什么人要投生在这里,而不投生到那里,不会行动、不会说话、无法集中目光,在青草脚下,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呢?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东西,人们再过五十年也是无法说清楚的 。”这又是多么令人心酸的悲哀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尊卑序列表 。据我猜想,大战后它对于许多男人和女人已经带上幻影的味道,并且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讥笑,被送进垃圾箱 , 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 。这是多么强烈的愿望 。一个生活在世界大战期间,厌恶、憎恨战争的妇女,对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没有自由、平等的现实强烈不满,对虚伪充斥、压抑沉闷的的社会氛围极其反感,安定宁静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