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模型的matlab求解( 二 )


我认为顺时针的原因只需要一个,即:卖家要把当期生产的产品全部卖完(即出清),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价格,少了就高于均衡价格,多了就低于均衡价格 。其实,两个前提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足以决定蛛网的转动方向 。
如果是逆时针转动的话,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适合计划经济条件下,为了需求而进行生产;而正常的蛛网模型则是为了价格即利润而进行生产 , 适合市场经济):(1)本期需求决定本期供给 , (2)本期供给决定本期价格,(3)本期价格决定下期需求 。此时价格决定于生产,而非正常顺时针模型的价格决定于需求 。这正好符合计划经济不计成本代价,只为满足需求,需求是第一位的,起决定性作用 , 需求决定供给 , 进而供给决定价格(成本);而市场经济利润是第一位的,所以价格决定供给 。二者的根据区别也就在于此:到底是价格决定供给——出于利润考虑,还是供给决定价格——出于计划指令的要求 。
两种情形用公式表示如下:
蛛网模型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 , 如果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人,往往不会出现诸如蛛网模型的现象和结果!
基本基本原理:不同斜率的供需曲线条件下,市场参与者根据前期价格信号做出下期的行为,从而使供需失衡要么扩大,要么逐渐趋于均衡价格 。
P1是原始非均衡价格 , 此时供大于需,多的产品无法实现,生产者随之调整下期生产量,在需求不变条件下供给增加,价格下降至P3(图中未表示,在Pe之下),此时需大于供,下期供给增加,价格上涨 。。。。。如此往复 , 直至均衡价格Pe,此过程如果一张蛛网 因此得名 。
不知解释是否合适,参考参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