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有八健将,五子良将,五虎上将,还有什么


三国里有八健将,五子良将,五虎上将,还有什么

文章插图
袁绍的四柱一梁(颜良字不详、文丑字不可考、张颌字儁乂、高览字不详、韩琼字季子) 。
孙权的江东四英杰(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吕蒙字子明、陆逊字伯言) 。
董卓的四猛将(吕布字奉先、李傕字不详、郭汜字不详、华雄字不详) 。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高顺的陷阵营、麴义的先登营、曹豹的丹阳兵、曹休的虎豹骑、曹操的青州兵 。
一、河北四庭柱
河北四庭柱是评话大师张国良先生在说书时创造的概念,指的是袁绍手下的四位大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
袁绍势力在三国前期是一个重要角色,但袁绍账下偏科很严重 , 文臣众多,良将稀少 。袁绍的文臣诸如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评等,这阵容配置不比魏蜀吴三家差 , 但袁绍手下的猛将少得可怜,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四个人了 。颜良和文丑是齐名的猛将,在消灭公孙瓒、一统河北的战役里立下很多大功 。
但是这二人性格也很相似,就是性急,有勇无谋,沮授曾经劝谏袁绍说 , 千万不要单独任用他们 。官渡之战时颜良被关羽击杀,文丑也阵亡于乱军之中 。
张郃可以说是袁绍手下唯一的一位大将 , 但他的才华是在投降曹操后才完全发挥出来,在袁绍帐下时除了平定公孙瓒有功,其他并没有亮点 。高览在正史里有一点偏向打酱油的角色 , 除了官渡之战时被袁绍派遣和张郃一起攻打曹操大本营这唯一一件事之外,就找不到其他战绩了 。
但在演义里,高览斩刘辟 , 与许褚、徐晃大战若干回合不分胜负,可以说也是一员猛将 。
河北四庭柱
二、吕布八健将
吕布八健将是后人从演义里总结出来的 。演义里写到吕布曹操大战濮阳时,有这么一段:阵圆处,吕布当先出马,左有陈宫 , 右有高顺 。两边摆开八员健将:张辽、臧霸两将齐出,各引三员健将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布军五万,鼓声大震 。
操见吕布貌若天神,马如狮子 , 左右战将威风凛凛 。这段话从曹操的视角写出了吕布帐下八位健将的威风凛凛,所以后人称之为八健将 。
八健将里,张辽不用多说,到了曹操那里也是五子良将之首,三国里最高水平的将才之一 。臧霸最初是陶谦部下,后来转投吕布,和乐进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后来投降曹操,和袁绍、孙权的战斗里立下大功,官至镇东将军 。
除了张辽,八健将里最传奇的就是曹性了,一箭把夏侯惇射成了独眼,这个成就是相当牛逼的 。而其他几人类似于打酱油角色,不多说 。